下载此文档

人教13.2 原子结构 原子核(讲)--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三 下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24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13.2 原子结构 原子核(讲)--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第十三章 近代物理
近5年考情分析
考点要求
等级要求
考题统计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光电效应

2021·海南卷·T3
2021·江苏卷·T8
原子结构原子核

2022·重庆卷·T6
2022·北京卷·T1
2022·海南卷·T11
2022·海南卷·T2
2022·上海卷·T14
2022·上海卷·T5
2022·上海卷·T1
2022·辽宁卷·T2
2022·湖南卷·T1
2022·广东卷·T5
2022·山东卷·T1
2022·全国甲卷·T17
2022·浙江6月卷·T14
2022·浙江6月卷·T7
2022·浙江1月卷·T14
2021·重庆卷·T2
2021·浙江1月卷·T14
2021·浙江1月卷·T10
2021·浙江1月卷·T2
2021·北京卷·T14
2021·北京卷·T1
2021·全国甲卷·T17
2021·全国乙卷·T17
2021·广东卷·T1
2021·海南卷·T5
2021·河北卷·T1
2021·湖北卷·T1
2021·湖南卷·T1
2021·江苏卷·T1
2021·浙江省6月卷·T14
2021·山东卷·T1
2020·海南卷·T1
2020·全国I卷·T19
2020·全国II卷·T18
2020·全国III卷·T19
2020·天津卷·T1
2020·山东卷·T2
2020·北京卷·T2
2020·江苏卷·T13
2019·全国II卷·T15
2019·全国I卷·T14
2019·天津卷·T19
2019·江苏卷·T12
2019·浙江11月卷·T15
2019·浙江4月卷·T15
2018·北京卷·T13
2018·海南卷·T4
2018·江苏卷·T8
2018·全国III卷·T14
2018·天津卷·T14
2018·浙江4月卷·T14
2018·浙江4月卷·T15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1.了解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原子的核式结构、放射性和核衰变、核反应;2.掌握光电效应方程、核衰变、核反应等规律;3.更好地形成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及能量观念.
科学思维:1.运用光电效应方程、核衰变、核反应等规律求解问题;2.领会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过程中的作用;3.运用电荷守恒和能量守恒思想分析求解原子物理问题.
科学态度与责任:关注核技术对人类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影响.
命题规律
从内容来看,对于光电效应、氢原子的能级结构、核反应方程的书写、核能的计算问题的命题比较频繁。从整体命题趋势上看。
常考类型有:①光电效应现象与光电效应方程的应用;②原子核式结构;③氢原子光谱规律、能级跃迁;④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⑤核能与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备考策略
光电效应现象、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及其意义、光的波粒二象性、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氢原子光谱、原子的能级结构、原子核的组成、核反应方程、放射性和原子核衰变、半衰期及其统计意义、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射线的危害与防护、原子核的结合能、核裂变反应和核聚变反应等.
【网络构建】
专题13.2 原子结构 原子核
【网络构建】
考点一 原子的核式结构 玻尔理论
1.α粒子散射实验
(1)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
(2)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
α粒子甚至被“撞了回来”.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分析
①核外电子不会使α粒子的速度发生明显改变.
②汤姆孙模型不能解释α粒子的大角度散射.
③绝大多数α粒子沿直线穿过金箔,说明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偏转,反映了原子内部集中存在着对α粒子有斥力的正电荷;极少数α粒子甚至被“撞了回来”,反映了个别α粒子正对着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的物体运动时,受到该物体很大的斥力作用.
(2)核式结构模型的局限性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但不能解释原子光谱是特征光谱和原子的稳定性.
3.对氢原子能级图的理解
(1)能级图如图所示
(2)氢原子的能级和轨道半径
①氢原子的能级公式:En=E1(n=1,2,3,…),其中E1为基态能量,其数值为E1=-13.6 eV.
②氢原子的半径公式:rn=n2r1(n=1,2,3,…),其中r1为基态半径,又称玻尔半径,其数值为r1=0.53×10-10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