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点击13『见微知著』物质结构与性质--2023年高考化学【人教版(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0页6.85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点击13『见微知著』物质结构与性质--2023年高考化学【人教版(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命题猜想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相关知识,内容涵盖较小,考点、考法相对稳定 。
难点重点热点
掌握前四周期元素序数及(价层)电子排布式、轨道表达式、电负性与第一电离能递变、共价键类型与键参数、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与杂化轨道理论对分子的空间构型做出预测与解释、了解四类晶体并掌握晶胞的相关计算。在熟知全国卷考法前提下,多以山东卷拓宽视野,练手提能!
¨重难录 重难点击 蓄势而发
1.(2023·北京顺义·一模)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下列物质都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储氢材料。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氢化钠(NaH)是一种常用的储氢剂,遇水后放出氢气并生成一种碱,该反应的还原剂为_______。
(2)钛系贮氢合金中的钛锰合金具成本低,吸氢量大,室温下易活化等优点,基态锰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3)(氨硼烷)具有很高的储氢容量及相对低的放氢温度(<350℃)而成为颇具潜力的化学储氢材料之一,它可通过环硼氮烷、与进行合成。
①上述涉及的元素H、B、C、N、O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
②键角:_______(填“>”或“<”),原因是_______。
(4)咔唑()是一种新型新型有机液体储氢材料,它的沸点比()的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5)氢气的安全贮存和运输是氢能应用的关键,铁镁合金是目前已发现的储氢密度最高的储氢材料之一,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距离Mg原子最近的Fe原子个数是_______。
②铁镁合金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③若该晶胞的晶胞边长为dn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则该合金的密度为_______()。
④若该晶体储氢时,分子在晶胞的体心和棱心位置,则含Mg48g的该储氢合金可储存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_______L。
【答案】(1)
(2)
(3)     O     >     分子中没有孤电子对,有2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排斥力越大,键角越小,所以小于的键角;
(4)高于
(5)     4               22.4
【详解】(1)遇水反应的方程式为:,,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
(2)锰原子序数为25,基态锰的电子排布式为,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3)根据元素H、B、C、N、O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电负性最大的是O;和都有4个价层电子对,但分子中没有孤电子对,有2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排斥力越大,键角越小,所以小于的键角;
(4)分子中含有氢键,其沸点高于;
(5)由晶胞可知,原子在晶胞内,距离最近的为4个;在晶胞中,原子位于顶点和面心,个数为:,原子在晶胞内,个数为8,铁镁合金的化学式为;该合金的密度
;晶胞中原子为8,为,48g物质的量为2mol,储存的物质的量为1mol,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
2.(2023·福建福州·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我国科学家制备的催化剂能实现氨硼烷(H3NBH3)高效制备氢气的目的,制氢原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Al原子核外电子云轮廓图呈球形、哑铃形的能级上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
(2)已知几种元素的电负性如下表所示。
元素
H
B
C
N
O
电负性
2.1
2.0
2.5
3.0
3.5
①上述制氢反应中,有_______种元素的原子采取sp3杂化。
②NH3中键角∠HNH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H3NBH3中键角∠HNH。
③B、C、N、O的电负性依次增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3)某有机硼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组成该有机物的第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填元素符号)。
(4)化硼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坐标系,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为原子坐标。a点磷原子的坐标为(0,0,0),b点磷原子的坐标为(1,1,0),则c点硼原子的坐标为_______。
(5)四氢铝钠(NaAlH4)是有机合成中重要的还原剂,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
①的配位数为_______。
②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用含a、NA的代数式表示)g∙cm-3 。
【答案】(1)6∶7
(2)     4     小于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强
(3)N>O>C>B
(4)(,,)
(5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