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解密12 化学工艺流程(讲义)-人教版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2页3.46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解密12 化学工艺流程(讲义)-人教版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解密12 化学工艺流程
考点热度 ★★★★★
【考纲导向】
1.理解并掌握物质分离提纯的操作方法。
2.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
3.理解并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平衡移动的基本原理及实际应用。
4.掌握实际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制备、提纯的基本工艺流程。
【命题分析】
工艺流程题是高考的热点题型,综合性强、难度较大,是高考试卷中的拉分题目之一。近年常以简洁工艺流程和复杂工艺流程轮换的形式考查有多种可变化合价的过渡元素,采用多角度设问的形式,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考查的知识多为产物的判断,陌生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或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的原因分析,溶度积常数的有关计算等。预计2023年考试难度会有所增加。

核心考点一 物质制备类工艺流程
1.化学工艺流程题的主线分析方法
2.原料预处理的五种措施
研磨
减小固体的颗粒度,增大固体与液体或气体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水浸
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酸浸
与酸接触反应或溶解,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
灼烧
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如从海带中提取碘时的灼烧就是为了除去可燃性杂质
煅烧
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如煅烧高岭土
3.制备过程中控制反应条件的六种方法
(1)调节溶液的pH。常用于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调节pH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
①能与H+反应,使溶液pH变大;
②不引入新杂质。例如若要除去Cu2+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Cu(OH)2或Cu2(OH)2CO3等物质来调节溶液的pH,不可加入NaOH溶液、氨水等。
(2)控制温度。根据需要升温或降温,改变反应速率或使平衡向需要的方向移动。
(3)控制压强。改变速率,影响平衡。
(4)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5)趁热过滤。防止某物质降温时析出。
(6)冰水洗涤。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4.获得产品阶段的四种常用操作
(1)洗涤(冰水、热水):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乙醇洗涤既可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又可减少晶体溶解的损耗。
(2)蒸发时的气体氛围抑制水解:如从溶液中析出FeCl3、AlCl3、MgCl2等溶质时,应在HCl的气流中加热,以防其水解。
(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如K2Cr2O7和少量NaCl的混合溶液,若将混合溶液加热蒸发后再降温,则析出的固体主要是K2Cr2O7,母液中是NaCl和少量K2Cr2O7,这样就可分离出大部分K2Cr2O7;同样原理可除去KNO3中的少量NaCl。
(4)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如NaCl和少量K2Cr2O7的混合溶液,若将混合溶液蒸发一段时间,析出的固体主要是NaCl,母液中是少量K2Cr2O7和NaCl;同样原理可除去NaCl中的少量KNO3。
考法 物质制备类工艺流程题(题型预测:推断题)
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亚***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消毒剂,制备亚***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亚***酸钠用作纸浆、纸张和各种纤维的漂白剂,是一种高效漂白剂,主要原因是亚***酸钠具有_____性。
(2)制备Cl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H2O2+H2SO4=2ClO2↑+O2↑+Na2SO4+2H2O;制备时可用S代替H2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可从“废液”中回收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结晶”后经过滤即可获得粗产品。
(4)测定某亚***酸钠样品的纯度:准确称取亚***酸钠样品m g,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稀硫酸(发生反应ClO+4I−+4H+=2I2+Cl−+2H2O),配成250mL待测液。移取25.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淀粉溶液,用c mol/L的Na2S2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V mL (已知:I2+2S2O=2I−+S4O)。
①移取25.00mL待测液的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
②该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在滴定操作正确无误的情况下,此实验测得结果偏高,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氧化
(2)6ClO+S+4H+=6ClO2↑+SO+2H2O
(3)Na2SO4
(4)     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     100%     碘离子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