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解密13 常见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讲义)-人教版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9页2.84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解密13 常见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讲义)-人教版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解密13 常见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考点热度 ★★★★★
【考纲导向】
1.了解有机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了解乙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作用。
5.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作用。
6.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命题分析】
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主要是甲烷、乙烯、苯及环状烃的性质与结构,以及乙醇、乙酸的性质,同时结合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考查原子共面和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基本营养物质的考查侧重基础,难度较小。环状烃的结构与性质以及实验是高考中新的考查点。

核心考点一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有机物的重要物理性质
(1)常温常压下,分子中碳原子个数小于等于4的烃是气体,烃的密度都比水的小。
(2)烃、烃的卤代物、酯类物质均不溶于水,低级醇、酸溶于水。
(3)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多,各类有机物的同系物熔、沸点升高;同分异构体的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2.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
种类
官能团
主要化学性质
烷烃

①在光照下发生卤代反应;②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③高温分解
烯烃
①与X2、H2、HX、H2O等发生加成反应;②加聚反应;③易被氧化,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①取代反应[如硝化反应、卤代反应(Fe或FeX3作催化剂)];②与H2发生加成反应
甲苯

①取代反应;②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OH
①与活泼金属Na等反应产生H2;②催化氧化;③与羧酸及无机含氧酸发生酯化反应
乙醛、葡萄糖
①与H2加成为醇;②加热时,被氧化剂{如O2、[Ag(NH3)2]+、Cu(OH)2等}氧化为酸(盐)
羧酸
①酸的通性;②酯化反应

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羧酸(盐)和醇
3.基本营养物质的性质
(1)糖类性质
①葡萄糖分子中含有羟基、醛基两种官能团,因此它具有醇、醛两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利用此规律就能轻松“吃掉”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②单糖、二糖、多糖的核心知识可用如下网络表示出来。
(2)油脂性质
①归类学性质:油脂是酯,可看作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反应形成的酯,因此纯净的油脂无色且不溶于水(常见食用油脂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能发生水解反应(若烃基部分存在不饱和键,则还具有不饱和烃的性质)。
②对比明“三化”:油脂中的“三化”指氢化、硬化、皂化。氢化指不饱和油脂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饱和油脂;通过氢化反应,不饱和的液态油转化为常温下固态的脂肪的过程称为硬化;皂化指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
③口诀助巧记:有三种较重要的高级脂肪酸需要熟记,油酸(C17H33COOH)、软脂酸(C15H31COOH)、硬脂酸(C17H35COOH),其中油酸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后两种则是饱和脂肪酸,可用顺口溜帮助记忆:软十五、硬十七、油酸不饱(和)十七烯,另外均有一羧基。
(3)蛋白质盐析、变性辨异同
比较项目
盐析
变性



方法
在轻金属盐作用下,蛋白质从溶液中凝聚成固体析出
在重金属盐、受热、紫外线、甲醛、酒精等作用下,蛋白质凝聚成固体析出
特征
过程可逆,即加水后仍可溶解
不可逆
实质
溶解度降低,物理变化
结构、性质发生变化,化学变化
结果
仍保持原有的生理活性
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
相同点
均是一定条件下,蛋白质凝聚成固体的过程
4.有机反应类型归纳
反应类型
反应部位、反应试剂或条件
加成反应
与X2(混合即可反应);碳碳双键与H2、HBr、H2O,以及与H2均需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加聚反应
单体中有或—C≡C—等不饱和键,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
取代反应
烃的取代
饱和烃与X2反应需光照
苯环上氢原子可与X2(催化剂)或HNO3(浓硫酸催化)发生取代
酯水解
酯基水解成羧基和羟基
酯化型
按照“酸失羟基、醇失氢”原则,在浓硫酸催化下进行
氧化反应
与O2(催化剂)
—OH(—CH2OH氧化成醛基、氧化成羰基)
酸性K2Cr2O7、酸性KMnO4溶液
、苯环上的烃基、—OH、—CHO都可被氧化
银氨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
—CHO被氧化成—COOH
燃烧型
多数有机物能燃烧,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
还原反应
得氢型
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或部分芳香族化合物和H2的加成反应
去氧型
R—NO2R—NH2
置换反应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