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3讲 烃的衍生物.doc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9页2.76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3讲 烃的衍生物.doc
文档介绍:
第3讲 烃的衍生物
课 程 标 准
知 识 建 构
1.认识卤代烃、醇、醛、羧酸、酯、酚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性质、转化关系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知道醚、***、***和酰***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
3.认识同一分子中官能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认识在一定条件下官能团可以相互转化,知道常见官能团的鉴别方法。
一、卤代烃
1.概念
(1)卤代烃是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通式可表示为R—X(其中R—表示烃基)。
(2)官能团是卤素原子。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
在卤代烃分子中,由于卤素原子的电负性比碳原子的大,使C—X的电子对向卤素原子偏移,进而使碳原子带部分正电荷(δ+),卤素原子带部分负电荷(δ-),这样就形成一个极性较强的共价键:Cδ+—Xδ-。因此,卤代烃在化学反应中,C—X较易断裂,使卤素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生成负离子而离去。
①反应条件: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加热。
②C2H5Br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5Br+NaOHC2H5OH+NaBr。
(2)消去反应
①概念: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H2O、HBr等),而生成含不饱和键化合物的反应。
②卤代烃消去反应条件: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
③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H2Br+NaOHCH2===CH2↑+NaBr+H2O。
4.获取方法
(1)取代反应,如:
①苯与Br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C2H5OH与HBr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2H5OH+HBrC2H5Br+H2O。
(2)不饱和烃的加成反应,如:
①丙烯与Br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2===CHCH3+Br2CH2BrCHBrCH3、
②丙烯与 HBr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3—CH===CH2+HBrCH3—CHBr—CH3(或CH3—CH2—CH2Br)。
③乙炔与HCl制***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CH≡CH+HClCH2===CHCl。
5.卤代烃(RX)中卤素原子的检验方法
RX
【诊断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CH3CH2Cl的沸点比CH3CH3的沸点高(  )
(2)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  )
(3)在溴乙烷中加入AgNO3溶液,立即产生淡黄色沉淀(  )
(4)取溴乙烷的水解液,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可观察到淡黄色沉淀(  )
(5)所有卤代烃都能够发生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
答案 (1)√ (2)√ (3)× (4)× (5)×
二、醇、酚和醚
1.醇、酚的概念
(1)醇是羟基与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饱和一元醇的分子通式为CnH2n+1OH(n≥1)。
(2)酚是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最简单的酚为苯酚或。
(3)醇的分类
(4)几种常见的醇
名称
甲醇
乙二醇
丙三醇
俗称
木精、木醇
甘油
结构简式
CH3OH
状态
液体
液体
液体
溶解性
与水和乙醇互溶
2.醇类、苯酚的物理性质
(1)醇类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物理性质
递变规律
密度
一元脂肪醇的密度一般小于1 g·cm-3
沸点
①直链饱和一元醇的沸点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而升高
②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高于烷烃
水溶性
低级脂肪醇易溶于水,饱和一元醇的溶解度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而逐渐减小
(2)苯酚的物理性质
3.醇的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以乙醇为例)
在乙醇分子中,由于氧原子的电负性大,使O—H键和C—O键的电子对都向氧原子偏移。因此乙醇在发生反应时,H—O键容易断裂,使羟基上的氢原子被取代,同样C—O键也易断裂,使羟基被取代或脱去,从而发生取代反应或消去反应。
完成下列条件下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断键位置及反应类型:
反应物
及条件
断键
位置
反应
类型
化学方程式
Na

置换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HBr,△

取代反应
CH3CH2OH+HBrCH3CH2Br+H2O
O2
(Cu,△)
①③
氧化反应
2CH3CH2OH+O22CH3CHO+2H2O
浓硫酸,
170 ℃
②⑤
消去反应
CH3CH2OHCH2===CH2↑+H2O
浓硫酸,
140 ℃
①②
取代反应
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
CH3COOH
(浓硫酸)

酯化反应
CH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