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历史第13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教案.doc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26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历史第13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教案.doc
文档介绍:
第13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程标准
1.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袁世凯复辟与北洋军阀的统治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1.袁世凯复辟帝制与对外卖国
(1)对内独裁
1912年3月
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1913年11月
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
1914年5月
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1914年年底
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
1915年10月
参政院以“尊重民意”为由,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
(2)对外卖国:1915年5月,袁世凯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条件
(1)从主观来看,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代表大地主、大买办的利益,专制独裁是其阶级特点,袁世凯掌握政权和军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
(2)从客观来看,辛亥革命不彻底,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资产阶级力量涣散。
2.护国战争
(1)背景: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于1913年掀起二次革命,最终失败。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
(2)概况: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相继宣告独立。
(3)结果:袁世凯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
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1.背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割据的局面。
2.统治表现
府院
之争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重新召开被袁世凯解散的国会,继任总统的黎元洪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造成所谓的“府院之争”
张勋
复辟
1917年,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解散了国会,拥护清废帝溥仪复辟,但很快失败。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以“再造共和”的姿态,就任国务总理
护法
运动
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1917年8月,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了非常会议,决定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推举孙中山为大元帅,进行护法运动,1918年失败
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8月,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随即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中国劳工为协约国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统治特点
(1)原因
①根本原因:社会根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②直接原因: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群龙无首。北洋各派及地方实力派失去了中心,段祺瑞、冯国璋等都不具备凝聚各派力量、形成统一局面的能力。
(2)统治特点
①以封建地主阶级为其主要社会基础。
②军阀们各有一支为自己争权夺利服务的军队,并采用近代兵制。
③军阀们各有一块可以随意搜刮和统治的地盘,割据称雄,拥兵自重。
④各派军阀大都是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统治的工具。
⑤北洋军阀的统治方法都极端残暴而且愚昧。各派军阀依恃武力,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民国初年的社会生活与新文化运动
一、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民族工业的发展
(1)条件
①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③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2)表现:民族工业发展速度和规模,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纺织、面粉等轻工业系统的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3)影响: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出现短暂春天,发展速度、规模空前;轻工业有显著发展,重工业有一定增长,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形式相比,仍居弱势地位。
2.社会生活
(1)背景:建立共和政体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大事,民众日常生活也出现了种种新气象。南京临时政府致力于社会生活方面的除旧布新。
(2)表现:改用阳历,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的称呼。
(3)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过去的陈规陋****不符合时代潮流,应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俗、新风尚。
晚清至民国初年社会生活和****俗中出现新风尚的表现及原因
(1)表现:生活****俗(照相、饮啤酒和吃火锅、看西医、购买西方商品等)受西方影响;以洋为尚(如住洋楼、挂洋灯等);陈规陋****逐步革除,社会生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