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2章 第10讲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5页1.35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2章 第10讲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docx
文档介绍:
第10讲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复****目标 1.掌握常见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2.能综合运用物质的不同性质对常见的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
考点一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物理方法及装置
辨认下列五个装置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1.固液分离
(1)图1为过滤装置,适用于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操作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2)图2为蒸发装置,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易溶性固体溶质,采用蒸发结晶;溶解度受温度变化较大的易溶性固体溶质,采用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的方法。
注意:在蒸发结晶操作中:①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②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而不能直接蒸干。
2.液液分离
(1)图3为分液装置,分离两种互不相溶且易分层的液体。
注意: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出。
(2)图4为蒸馏装置,分离沸点相差较大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注意: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②蒸馏烧瓶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③冷凝管水流方向为下口进,上口出。
3.固固分离
图5为升华装置,适应于某种组分易升华的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时,为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漏斗中的液体(  )
2.根据食用油和汽油的密度不同,可选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
3.用乙醇萃取出溴水中的溴,再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溴与乙醇(  )
4.在蒸馏过程中,若发现忘加沸石,应停止加热立即补加(  )
5.利用加热的方法分离NH4Cl和I2的固体混合物(  )
6.制取无水乙醇可向乙醇中加入CaO之后过滤(  )
答案 1.× 2.× 3.× 4.× 5.× 6.×
1.利用物质的溶解度对物质进行分离、提纯
图甲、图乙所示为一些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1) A点KNO3溶液是__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2)将B点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由NaCl稀溶液获取NaCl固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
(4)常温下由KNO3稀溶液获取KNO3固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 NaCl固体中含少量KNO3,提纯NaCl固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KNO3固体中含少量NaCl,提纯KNO3固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图乙所示为Na2S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常温下由Na2SO3稀溶液获取Na2SO3固体的方法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饱和溶液
(2)降温、加入KNO3固体、加热蒸发再冷却至原来的温度
(3)蒸发结晶
(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5)将固体混合物加入热水,搅拌、趁热过滤(或将固体加水溶解,将溶液蒸发至有大量固体析出,停止加热,趁热过滤)
(6)将固体加水溶解,将溶液蒸发浓缩至出现晶膜,停止加热,冷却后有固体析出,过滤
(7)加热浓缩溶液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在高于34 ℃条件下趁热过滤
2.物质分离操作注意事项
(1) 从MgSO4溶液中得到MgSO4固体的实验操作包括________、冷却结晶、________、洗涤、干燥等一系列操作,在此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填序号)。
①引流 ②搅拌加速溶解 ③搅拌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暴沸
(2)过滤后,若滤液浑浊,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3)硫酸铝和硫酸铵的混合液经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刚出现薄层晶体时即停止加热,然后冷却结晶,得到铵明矾晶体[NH4Al(SO4)2·12H2O]。溶液不能蒸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很难滴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蒸发浓缩 过滤 ①③
(2)更换滤纸,重新过滤 滤纸破损、滤液超过滤纸边缘
(3)防止晶体失去结晶水,也防止可溶性杂质析出
(4)没有打开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或玻璃塞上的凹槽没有与漏斗上的小孔对齐)
考点二 物质分离、提纯的化学方法
1.除杂“四原则”
(1)不增,不得引入新杂质。
(2)不减,尽量不减少被提纯和分离的物质。
(3)易分,应使被提纯或分离的物质与其他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