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人教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23 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选考).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6页5.60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人教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23 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选考).docx
文档介绍:
[复****目标] 掌握常见官能团间的相互转化,利用信息设计有机合成路线。
1.有机合成中官能团的转变
(1)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
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
—OH
+H2O;R—X+NaOH水溶液;R—CHO+H2;RCOR′+H2;R—COOR′+H2O;多糖水解
—X
烷烃+X2;烯(炔)烃+X2(或HX);R—OH+HX
R—OH和R—X的消去;炔烃不完全加成
—CHO
某些醇氧化;烯烃氧化;炔烃水化;糖类水解
—COOH
R—CHO+O2;苯的同系物(与苯相连的碳上至少有一个氢)被强氧化剂氧化;羧酸盐酸化;R—COOR′+H2O(酸性条件下)
—COOR
酯化反应
(2)官能团的消除
①消除双键: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②消除羟基:消去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③消除醛基:还原反应、氧化反应。
(3)官能团的保护
被保护的官能团
被保护的官能团的性质
保护方法
酚羟基
易被氧气、臭氧、双氧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①用NaOH溶液先转化为苯酚钠,后酸化重新转化为苯酚:;
②用碘甲烷先转化为苯甲醚,后用氢碘酸酸化重新转化为苯酚:
氨基
易被氧气、臭氧、双氧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先用盐酸转化为盐,后用NaOH溶液重新转化为氨基
碳碳双键
易与卤素单质加成,易被氧气、臭氧、双氧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用***化氢先通过加成反应转化为***代物,后用NaOH醇溶液通过消去反应重新转化为碳碳双键
醛基
易被氧化
乙醇(或乙二醇)加成保护:
2.增长碳链或缩短碳链的常见方法
(1)增长碳链
①2CH≡CH―→CH2==CH—C≡CH
②2R—ClR—R+2NaCl
③CH3CHO
④R—ClR—CNR—COOH
⑤CH3CHO
⑥nCH2==CH2CH2—CH2;
nCH2==CH—CH==CH2CH2—CH==CH—CH2
⑦2CH3CHO
⑧+R—Cl+HCl
⑨++HCl
⑩n+n+(n-1)H2O
(2)缩短碳链
①+NaOHRH+Na2CO3
②R1—CH==CH—R2R1CHO+R2CHO
3.常见有机物转化应用举例
(1)
(2)
(3)
(4)CH3CHO
4.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几种常见类型
根据目标分子与原料分子在碳骨架和官能团两方面变化的特点,我们将合成路线的设计分以下情况:
(1)以熟悉官能团的转化为主型
如:以CH2==CHCH3为主要原料(无机试剂任用)设计CH3CH(OH)COOH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注明反应条件)。
CH2==CHCH3
(2)以分子骨架变化为主型
如:以苯甲醛和乙醇为原料设计***乙酯()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注明反应条件)。
提示:R—Br+NaCN―→R—CN+NaBr。
(3)陌生官能团兼有骨架显著变化型(常为考查的重点)
要注意模仿题干中的变化,找到相似点,完成陌生官能团及骨架的变化。
如:模仿
香兰素       A
 B         C
 D          多巴***
设计以苯甲醇、硝基甲烷为主要原料制备苯乙***()的合成路线流程图。
关键是找到原流程中与新合成路线中的相似点。(碳骨架的变化、官能团的变化;硝基引入及转化为氨基的过程)
1.[2022·江苏,15(5)]化合物G可用于药用多肽的结构修饰,其人工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R和R′表示烃基或氢,R″表示烃基);

写出以和CH3MgBr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根据已知的第一个反应可知,与CH3MgBr反应生成,再被氧化为,根据已知的第二个反应可知,可以转化为
,根据流程图中D→E的反应可知,和NH2OH反应生成。
2.[2022·河北,18(6)]舍曲林(Sertraline)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再摄取抑制剂,用于治疗抑郁症,其合成路线之一如下:
已知:
(ⅰ)手性碳原子是指连有四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
(ⅱ)
(ⅲ)+
W是一种姜黄素类似物,以香兰素()和环己烯()为原料,设计合成W的路线__________(无机及两个碳以下的有机试剂任选)。
答案 
解析 根据题给信息(ⅲ),目标物质W可由2个与1个合成,故设计合成路线见答案。
3.[2021·广东,21(6)]天然产物Ⅴ具有抗疟活性,某研究小组以化合物Ⅰ为原料合成Ⅴ及其衍生物Ⅵ的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省略,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