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1章 第1讲 热点强化1 传统文化中的物质组成、性质与变化.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页19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1章 第1讲 热点强化1 传统文化中的物质组成、性质与变化.docx
文档介绍:
热点强化1 传统文化中的物质组成、性质与变化
中华民族,文明古国,智慧人民,灿烂文化。古代的陶瓷文化、冶金文化、古代的本草医药和炼丹术、古代的酿酒制醋、四大发明等构成了我国丰富的古代化学史。
1.从“物质”的角度考查
根据我国古代典籍、科技成果等素材分析物质的性质,判断是哪种物质。如“有硇水者,剪银塊投之,则旋而为水”,“硇水”指的是***;“鼻冲水”条目下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鼻冲水”指的是氨水。
2.从“变化”的角度考查
根据古代典籍、古诗词等素材分析化学反应,判断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如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如“烈火焚烧若等闲”,该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碳酸钙的分解。“熬胆矾(CuSO4·5H2O)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涉及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
3.三步巧解传统文化试题
题组一 传统文化中关于“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1.中国是瓷器的故乡,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著称。下列关于陶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品质的白瓷晶莹剔透,属于纯净物
B.瓷器中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因此陶瓷属于金属材料
C.氮化硅陶瓷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D.“窑变”是高温条件下釉料中的金属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的颜色变化
答案 D
解析 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项错误;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项错误。
2.《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洧水”的使用有“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此物必大行于世
”的描述,对上文进行的某些分析正确的是(  )
A.“洧水”的主要成分是油脂
B.“洧水”的主要成分是煤油
C.烟的主要成分是炭黑
D.烟的主要成分是石墨
答案 C
解析 “洧水”的主要成分是石油,是烃的混合物,不是油脂和煤油,故A、B错误;石油中C元素的含量较高,点燃时会生成大量的黑烟,故C正确。
3.《汉书·苏武传》有如下记载:“竹帛所载,丹青所画”。其中竹帛是指竹简和白绢,丹青中的丹指丹砂(主要成分为HgS),青指一种青色矿物颜料,即石青[主要成分为Cu3(CO3)2(OH)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竹与帛的主要成分均是蛋白质
B.Cu3(CO3)2(OH)2属于碱式碳酸盐
C.丹砂在空气中灼烧生成Hg和S
D.石青在高温下分解生成Cu、CO2和H2O
答案 B
解析 竹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A错误;Cu3(CO3)2(OH)2中阴离子是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属于碱式碳酸盐,故B正确;HgS在空气中灼烧生成Hg和SO2,故C错误;Cu3(CO3)2(OH)2在高温下分解生成CuO、CO2和H2O,故D错误。
题组二 传统文化中关于“物质的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