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4章 第21讲 必做实验提升(四)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36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4章 第21讲 必做实验提升(四)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docx
文档介绍:
必做实验提升(四)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1.-2价S→0价S
实验步骤: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 mL硫化钠溶液,向其中一支边振荡边滴加亚硫酸溶液,另一支边振荡边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用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团塞住试管口,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答案 硫化钠转化为单质硫,硫元素化合价由-2价转化为0价,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2.根据硫元素的化合价分析H2SO3具有氧化性还是还原性?怎样利用实验验证H2SO3具有的性质?
答案 硫元素的最高正价是+6价,最低负价是-2价,H2SO3中硫元素为+4价,因此H2SO3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可以利用H2SO3与Na2S或H2S反应,验证H2SO3具有氧化性;利用H2SO3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验证H2SO3具有还原性。
3.+6价S→+4价S
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连接仪器装置,向试管甲中加入1 mL浓硫酸和一小块铜片,塞上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答案 试管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有气泡逸出,溶液变蓝色,铜片溶解,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品红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4.0价S→-2价S
实验步骤:将0.5 g硫粉和1.0 g铁粉均匀混合,放在石棉网(或陶土网)上堆成条状。用灼热的玻璃棒触及混合粉末的一端,当混合物呈红热状态时,移开玻璃棒,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答案 硫转化为硫化亚铁,观察到的现象是混合物继续保持红热,最后生成黑色固体。
1.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NaOH溶液可用于除去实验中多余的SO2
C.湿润淀粉-KI试纸未变蓝说明SO2的氧化性强于I2
D.品红试纸、蘸有酸性KMnO4溶液的滤纸褪色都能证明SO2的漂白性
答案 B
解析 蓝色石蕊试纸只变红不褪色,A错误;湿润的淀粉-KI试纸未变蓝说明SO2的氧化性弱于I2,C错误;蘸有KMnO4溶液的滤纸褪色是证明SO2的还原性,D错误。
2.下列实验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铁片表面迅速变暗,之后无明显变化
加热后产生大量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A.实验Ⅰ中气体是H2
B.实验Ⅱ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C.实验Ⅲ中气体是SO2
D.该实验说明浓度、温度影响实验现象
答案 B
解析 铁是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SO4和H2,实验Ⅰ产生大量无色气体,A正确;常温下,铁片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而变暗,氧化膜阻止内层铁与浓硫酸继续反应,故变暗后无明显现象,B错误;铁与浓硫酸在加热时发生反应,浓H2SO4被还原生成SO2,C正确;对比实验Ⅰ和Ⅱ可知,硫酸的浓度对实验现象产生影响,对比实验Ⅱ和Ⅲ可知,反应温度对实验现象产生影响,D正确。
3.已知SO2通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SO2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条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e、f两管中的试剂可以分别是浓氨水和NaOH固体
B.乙中产生的一定为氧化性气体,将BaSO3氧化为BaSO4沉淀
C.玻璃管的作用是连通大气,使空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