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专题八 化学实验基础 专题检验--(实战演练)-【人教版】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针对性复习方案(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5页57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专题八 化学实验基础 专题检验--(实战演练)-【人教版】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针对性复习方案(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八 化学实验基础 专题检验
选择题(20×5=100分)
1.(2022·山西晋中·一模)下列图示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省略)正确的是
A.图1用于制备并收集少量氨气
B.图2可吸收多余的HCl气体
C.图3用标准NaOH溶液测定某醋酸溶液的浓度
D.图4可用于制备少量NaHCO3
【答案】D
【解析】A项:***化铵分解可以得到氨气和***化氢,但稍遇冷就会再发生,收集不到氨气,实验室用氢氧化钙和***化铵固体混合加热制备氨气,故A错误;
B项: HCl气体极易溶于水,但不溶于植物油,而且植物油的密度比水小,不利于***化氢的吸收,应该把植物油换成四***化碳,故B错误;
C项: NaOH溶液和醋酸溶液恰好反应时溶液呈碱性,而***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无法准确判定滴定终点,应该用酚酞试剂,故C错误;
D项:二氧化碳通入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发生反应,过滤可以得到少量NaHCO3,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2022·云南昆明·一模)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淀粉水解液中加入碘水
溶液不变蓝
淀粉完全水解
B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SO4粉末,过滤,在滤渣中加入盐酸
产生气泡,固体部分溶解
Ksp(BaCO3)<Ksp(BaSO4)
C
向久置发黄的浓***中通入O2
黄色褪去
O2具有漂白性
D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无明显现象
溶液中无NH
【答案】A
【解析】A项:淀粉遇碘变蓝色,加入碘水不变蓝色,说明不含淀粉,则淀粉完全水解,故A正确;
B项: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因c(Ba2+)∙c(CO)>Ksp(BaCO3),而产生BaCO3沉淀,加入盐酸产生气泡,不能说明Ksp(BaCO3)、Ksp(BaSO4)的关系,故B错误;
C项:浓***不稳定,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溶解在浓***中使溶液变黄,则通入 O2时二氧化氮、氧气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溶液变为无色,故C错误;
D项:加入稀NaOH溶液,不加热,生成一水合氨,不会生成氨气,应利用浓NaOH并加热,然后检验氨气,故D错误;
故选:A。
3.(2022·陕西汉中·二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及尾气处理仪器略去),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装置甲中试剂
装置乙中试剂
实验目的
装置
A
生石灰+浓氨水

制取并收集NH3
B
MnO2固体+双氧水
酸性淀粉KI溶液
证明氧化性:O2>I2
C
Na2SO3固体+浓硫酸
KMnO4溶液
证明SO2有漂白性
D
Na2CO3固体+盐酸
Na2SiO3溶液
比较元素非金属性:Cl>C>Si
【答案】B
【解析】A项:NH3的密度小于空气,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进行收集,故乙瓶导气管应该短进长出,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项:MnO2固体可催化双氧水分解产生O2,O2能够氧化KI得到I2,I2使得淀粉溶液变蓝,B能达到实验目的;
C项:Na2SO3固体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SO2具有还原性,能够还原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使其褪色,与漂白性无关,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项:盐酸具有挥发性,与碳酸钠反应时除了有二氧化碳生成,还有HCl溢出,两种气体溶于硅酸钠溶液均能使硅酸根沉淀,故不能判断碳酸与硅酸酸性的强弱,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选B。
4.(2022·安徽芜湖·三模)下列各组实验中,用所给玻璃仪器和试剂不能完成实验目的的是(非玻璃仪器任选)
实验目的
玻璃仪器
试剂
A
配制500mL1mol·L-1NaOH溶液
烧杯、玻璃棒、量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NaOH固体、蒸馏水
B
制备乙酸乙酯
试管、量筒、导管、酒精灯
冰醋酸、无水乙醇、饱和Na2CO3溶液
C
除去NaBr溶液中的少量NaI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
溴水、CCl4
D
模拟喷泉实验
圆底烧瓶、导气管、烧杯、胶头滴管
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浓NaOH溶液
【答案】B
【解析】A项:配制500mL1mol·L-1NaOH溶液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烧杯、玻璃棒、量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所用药品为NaOH固体、蒸馏水,能够完成实验目的,A不合题意;
B项:制备乙酸乙酯实验中需要浓硫酸作催化剂,题干药品中没有浓硫酸,故无法制得乙酸乙酯,B符合题意;
C项:除去NaBr溶液中的少量NaI,可以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适当过量的Br2水,发生反应:2NaI+Br2=2NaBr+I2,然后再用CCl4萃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