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化学专题15 物质结构与性质(讲)(教师版).docx


高中 高三 下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4页2.04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专题15 物质结构与性质(讲)(教师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15 物质结构与性质
考纲
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2.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3)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4)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5)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6)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
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1)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2)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
(3)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粒子、粒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考情预测
《物质结构与性质》许多省市列入必考题,题目一般是以元素推断或某主族元素为背景,以“拼盘”形式呈现,各小题之间相对独立,主要考查原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试题背景新颖,注重体现科学新成果或新发现,更注重“结构决定性质”思想的树立,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在原子结构部分主要命题点有电子排布式或排布图的书写,电离能、电负性大小的比较与判断;在分子结构部分主要命题点有化学键类型的判断,分子构型的判断,中心原子杂化方式的判断;在晶体结构部分主要命题点有晶体类型的判断,晶体结构的计算等。
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高频考点一 原子结构与性质
1.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1)微粒间“三个”数量关系
中性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2)“四同”的判断方法——关键是抓住描述的对象
①同位素——原子,如 11H、12H、13H。
②同素异形体——单质,如O2与O3,金刚石与石墨,红磷与白磷。
③同系物——有机化合物,如CH3CH3、CH3CH2CH3。
④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如正戊烷与新戊烷。
(3)10e-、18e-微粒
10电子体和18电子体是元素推断题的重要突破口。
以Ne为中心记忆10电子体:
Ne
以Ar为中心记忆18电子体:
Ar
此外,由10电子体中的CH4、NH3、H2O、HF失去一个H原子后的剩余部分如—CH3、—NH2、—OH、—F等为9电子体,两两组合得到的物质如CH3CH3、CH3OH、H2O2、N2H4、F2等为18电子体。
(4)化学键与化合物的关系
(5)规避化学键判断的易错点
①在离子化合物中一般既含有金属元素又含有非金属元素(铵盐除外);共价化合物一般只含有非金属元素,但个别含有金属元素,如AlCl3;只含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铵盐。
②非金属单质只含共价键或不含化学键(稀有气体)。
③气态氢化物是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而金属氢化物(如NaH)是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
④分子的稳定性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而与分子内部化学键的强弱有关。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三”规律
能量最
低原理
原子核外电子总是先占据能量最低的原子轨道
泡利原理
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2个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
洪特规则
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状态相同
3.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表示方法
含义
举例
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
表示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和核内质子数
电子式
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
 ··Cl·····
核外电子排布式
表示每个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
S:1s22s22p63s23p4或[Ne]3s23p4
S2-:1s22s22p63s23p6
电子排布图
(轨道表示式)
表示每个原子轨道中电子的运动状态
价电子排布式或排布图
表示价电子的排布
S:3s23p4
Fe:3d64s2
4.电离能及其应用
(1)电离能的变化规律
①同周期从左到右(ⅠA族→0族),第一电离能呈增大的趋势。但第ⅡA族(ns2np0)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