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政治人教版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doc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9页32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中政治人教版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doc
文档介绍:
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课标内容
质量标准
核心素养
4.1识别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不同的调解方式,明确调解制度的特点和程序。
4.2列举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经济仲裁等仲裁形式,明确仲裁制度的特点和程序。
4.3解析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特点和程序。
1.了解并能列举我国社会纠纷解决的多种有效方式。
2.了解调解和仲裁的类型,识别不同的调解方式和仲裁方式,清楚我国调解制度和仲裁制度的特点和程序。
3.区分调解和仲裁的特点和目的,比较两者的优势和功能。
4.明确诉讼的含义和地位,理解诉讼的特点,列举我国针对不同诉讼类型颁布的诉讼法律,比较区分三大诉讼的特点和程序。
科学精神:掌握我国社会纠纷解决的多种有效方式,了解各种解决方式的类型、方式、特点,能够正确运用合理的纠纷解决方式解决现实纠纷。
法治意识:树立运用合理方式解决纠纷的意识;运用不同类型的诉讼法分析生活中典型诉讼案例,体会诉讼的特点和功能,增强法治意识,感悟依法解决纠纷的意义和建设法治国家的必要性。
一、认识调解与仲裁
1.和解
发生纠纷时,人们往往先自行协商,通过和解达成合意,解决纠纷。
2.调解
(1)含义: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就是调解。
(2)制度: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调解制度,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诉讼调解等。
3.仲裁
(1)类别: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途径,包括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农村承包合同纠纷仲裁等。
(2)商事仲裁
①范围: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商事仲裁。
②前提:当事人申请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
③特点:仲裁程序比较灵活,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而且一裁终局。仲裁更加便捷、经济。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④制度: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
二、解析三大诉讼
1.诉讼及其特点
(1)诉讼的含义:诉讼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
(2)诉讼的地位: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
(3)诉讼的法律依据:针对不同的诉讼类型,我国分别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4)诉讼的特点
①公权性: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
②程序性: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解决纠纷。
③强制性: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④终局性: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判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
2.诉讼的主要类型
(1)类型:民事诉讼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行政诉讼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刑事诉讼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
(2)提起诉讼人: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均可提起。行政诉讼主要由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自诉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1.判一判
(1)调解虽然比诉讼方便,但是调解书没有法律效力。(  )
提示 × 调解分为诉讼调解和诉讼外调解。诉讼调解是由法院主持进行的调解,目的是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制作的调解书在当事人签收后,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诞生于1963年的“枫桥经验”,在新时代得到了新的发展,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和方法,被誉为伟大的“东方经验”。(  )
提示 × 人民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下进行的调解,被誉为伟大的“东方经验”。“枫桥经验”是人民调解的典型代表。
(3)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商事仲裁。(  )
提示 × 仲裁的类型有很多,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商事仲裁。不是任何纠纷都进行商事仲裁,要具体分析,劳动争议纠纷适用劳动争议仲裁。
(4)任何纠纷都可以选择仲裁。(  )
提示 × 下列纠纷不能仲裁: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5)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好途径。(  )
提示 × 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各个方式各有优缺点,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而不一定是最好的。
(6)三大诉讼差异显著,所以刑事诉讼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提示 ×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