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政治专题21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解析版).doc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4页7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政治专题21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2020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
专题2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答题要领——探究
命题角度1. 对立统一的观点
设问方式
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和×××的关系。
答题要点
原理内容+具体关系+如何做
[答题术语]
(1)原理内容(对立统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具体关系(具体表述二者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3)如何做(两者并重,既要……又要……)。
命题角度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设问方式
根据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做法的正确性。
答题要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材料+分析
[答题术语]
(1)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2)方法论要求(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结合材料分析
命题角度3 矛盾分析法
设问方式
材料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
答题要点
原理+方法论+关键词句+结合材料
[答题术语]
(1)矛盾的含义(对立统一、一分为二;结合材料)。
(2)矛盾具有普遍性(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正确对待矛盾;结合材料)。
(3)矛盾具有特殊性(含义和表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材料)。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共性与个性、结合材料)。
(5)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地位、作用;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学会统筹兼顾,不忽视次要矛盾;结合材料)。
(6)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地位、作用;看问题既要抓主流,又不能忽视支流;结合材料)。
(7)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结合材料)。
解题示范——应用
[典例]1. (2018•江苏高考)德国有个千年小镇,自1928年起每年2月都会举办“中国人狂欢节”,挂灯笼、贴福字,到处洋溢着中国气息。当地人讲,他们与中国很早以前就有通商交往,由于迷上了中华文化,便渐渐以“中国人”自居。不过,《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显示,不少海外受访者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更多的还局限于中餐、中医药和武术等,中华文化要在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依然任重道远。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有人认为,中华文化唯有秉持民族特色,才能在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请从矛盾基本属性的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10分)
[应用流程·稳准答题]
第一步:分点审设问,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
知识限定
矛盾基本属性
设问方式
评析类
内容限定
中华文化唯有秉持民族特色,才能在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分值定点
10分,估计3~4个答题要点
第二步:分层析材料,确保答题要点对且全
再抓材料关键词句对接知识
“由于迷上了中华文化,便渐渐以‘中国人’自居”
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依赖、相互贯通,中华文化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不少海外受访者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更多的还局限于中餐、中医药和武术等”
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双方具有斗争性,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中华文化需要秉持民族特色
分析设问中的观点“中华文化唯有秉持民族特色,才能在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题中观点强调了矛盾双方的差异性,肯定了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但忽略了本民族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之间的同一性
第三步:依据上述逻辑推理,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
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双方具有斗争性,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中华文化需要秉持民族特色;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依赖、相互贯通,中华文化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题中观点强调了矛盾双方的差异性,肯定了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但忽略了本民族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之间的同一性。
[典例]2.(2016·高考全国卷Ⅱ·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11月*******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和要求。
十八洞村是由4个寨子合并而成的贫困村,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保守,存在“等靠要”思想,同村不同心。为贯彻*******总书记的思想和要求,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花垣县派出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办“道德讲堂”,评选明理尚德星级示范户,组织参观考察和学****培训,培育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活精准扶贫内生动力;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如猕猴桃种植、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和苗绣;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