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2届新教材一轮复习人教版 3.3.8 法治中国建设 学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25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2022届新教材一轮复习人教版 3.3.8 法治中国建设 学案.docx
文档介绍: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课 程 要 求]
列举事例,阐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制社会的意义。
【知识梳理】
一、 法治国家
1.法治国家的内涵
(1)内涵:实行________、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
(2)要求:坚持________至上;坚持________;尊重和保障________;规范________的运行。
2.建设法治国家
(1)内涵:法治成为________的基本方式。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有完备的________,更需要法律的________。
(2)要求:推进宪法实施;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3)意义:能够有效____________,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能够推动实现____________,实现长治久安。
二、法治政府
1.法治政府的内涵
法治政府就是________、权责法定、执法严明、________、________、守法诚信的政府。
2.建设法治政府
内涵
就是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________,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
要求
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____________,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意义
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________;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
三、法治社会
1.法治社会的内涵
(1)内涵: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
(2)特征: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________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________运行;社会纠纷________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2.建设法治社会
(1)措施: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2)意义: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____________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自主练****判一判
1.法治国家是法治中国的全部内容。(  )
2.坚持良法之治是法治的首要内容,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  )
3.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在形成。(  )
4.在现代社会,法制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  )
5.推进党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方可制定出良法,良法之下才有法治国家。(  )
6.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法治的主要功能。(  )
7.维护宪法的权威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  )
8.政府承担重要的职能,意味着政府能够包办一切。(  )
9.政府权力应该有严格的法律界定,否则就会出现权力行使的错位、缺位和越位的现象。(  )
10.公正执法,要求将政务公开作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  )
11.通过公平公正执法,能够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
12.政府不得利用公权力谋求私人或团体利益。(  )
13.实现全社会对法治的普遍信仰,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  )
14.法治社会意味着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公共生活领域依法运行。(  )
15.法治社会意味着社会纠纷依规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
16.建设法治社会,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树立法治意识。(  )
17.只要建立健全完备的法律体系,建设法治社会可以一蹴而就。(  )
18.建设法治社会要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
核心考点一 法治国家
1【考点精析】
1.全面理解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地位
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原因
法律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民众的意愿,符合民众的利益,体现了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遵从
注意事项
“宪法至上”与“法律至上”的关系
宪法至上是法律至上性原则的核心内容。宪法居于母法和最高法的地位,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宪法法律至上”与“人民的利益至上”的关系
坚持宪法法律至上与坚持人民的利益至上是一致的,宪法法律至上就是人民的利益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