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探究活动落实素养
课标要求
学****清单
核心素养
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1.描述与分类:①中华民族的复兴面临两大历史任务。②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2.解析与论证: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必然性。
3.预测与选择:①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4.辨析与评价: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政治认同: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②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党的八大确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科学精神:①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思想。②实现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根本原因是***思想的指引。
3.公共参与:搜集材料,论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
考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精梳细理——重基础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原因:当近代西方国家冲破封建制度的罗网,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时,中国仍然处于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了。
(2)结果: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3)任务: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2.复兴之路
(1)探索复兴之路: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2)选择复兴之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另辟新路。
(3)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
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帝国
主义
帝国主义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封建
势力
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产
阶级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1.马列主义传入中国
(1)过程: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2)意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2.新民主主义革命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①过程: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②意义: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2)道路: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3)胜利: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4)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5)步骤
①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
②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
③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相互衔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新旧
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外
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方向
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道路
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世界
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