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专题1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021年高考政治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doc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4页73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专题1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021年高考政治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doc
文档介绍:
专题1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2021·浙江高考真题)取材于老一辈亲身经历的扶贫剧《山海情》在一片好评声中收官。该剧让无数在富足年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走入历史场景,见证苦尽甘来的扶贫奋斗史,使许多年少不知“贫”滋味的90后和00后心灵颤动、热泪盈眶。由此可见,该剧的成功在于它( )
①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②推动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③真实地再现了老一辈的奋斗经历
④深深地触动了年轻人的内心情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
①:材料未涉及传统文化的有关内容,故①不选。
②:选项与设问的因果关系颠倒,故②不选。
③④:材料中指出《山海情》取材于老一辈亲身经历的扶贫剧,该剧让无数在富足年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走人历史场景,见证苦尽甘来的扶贫奋斗史,使许多年少不知“贫”滋味的90后和00后心灵颤动、热泪盈眶,这体现了该剧真实地再现了老一辈的奋斗经历,深深地触动了年轻人的内心情感,故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2021·河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总书记在党史学****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学‘四史’要以学****党的历史为重点。”“要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明确学****要求、学****任务,推进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A中学高一(3)班将于“七一”前夕举办一次以“学‘四史’增强‘四个自信’”为主题的学****教育活动,请你帮助他们做一个活动计划。
要求:①结合学科知识,说明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②说明活动的具体内容并设计有特色的活动形式;
③150字左右;
④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
【答案】示例:目的和意义:通过此次活动,能够让学生深刻了解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通过此次活动,有助于学生坚定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活动形式:观看有关“四史”内容的视频,分小组进行针对所观视频进行讨论,然后每个小组合作共同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开展理想信念的要求、实现人生价值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
本题具有开放性,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注意本次学****教育活动的主题,然后,根据要求“结合学科知识,说明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说明活动的具体内容并设计有特色的活动形式”,可结合文化生活中“开展理想信念的要求”、哲学生活中“实现人生价值”等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回答即可。最后,注意书写但时字数是150字左右,而且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
【点睛】
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四要素”:第一要素:审清主观题的设问,明确试题设问的限制性和规定性,确定答题范围,这是答题的关键。即通过阅读试题的背景材料及设问,确定命题者的考查意图,确保答题的大方向不错。第二要素:学会分析材料、围绕材料提示搜索相关知识点是答题的依据。分析材料,弄清材料的层次,就可以利用材料的暗示,搜索相关知识点组织答案。第三要素: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主观题的基础。需要加强对知识点的归纳整理,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系统化、条理化,确保自己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点。第四要素:规范答题。要正确运用政治术语答题;注意多角度思考问题,确保答案的完整性。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防止出现理论和实际相脱离,即“两张皮”现象。
3.(2021·全国高考真题甲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兴修水利、治理大江大河、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开展群众***国卫生运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经济长期快速发展也积累下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着眼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直面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经验,将中华文明“天人合一”“顺天时,量地利”等生态文化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