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规范练2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一、选择题
1.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
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
C.提倡民主科学
D.推动实业救国
2.陈独秀指出:“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这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 )
A.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B.没有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C.未动摇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
D.民主共和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3.一位西方观察家在1919年5月这样报道了当时的形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这说明当时( )
A.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C.近代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
D.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
4.***同志说,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这里的“胜利”是指辛亥革命( )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C.冲击了人们的传统思想
D.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
5.***同志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我们党从1921年成立直至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的五六年内,是认识不足的,不去认真地准备战争和组织军队,不去注重军事的战略和战术的研究。”由此可知,***同志( )
A.开始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开始进行土地革命斗争
C.善于运用灵活的战略战术
D.强调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6.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见,这一革命( )
A.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
B.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C.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D.主要是反对帝国主义
7.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签订的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这份契约主要改变的是( )
A.农民的阶级属性
B.农民的生产方式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使用权
8.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合作化运动实现的,基本完成了5亿农民从个体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转变。其意义在于( )
A.促成了主要矛盾的转化
B.集体经济成为主导性因素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更好适应工业化建设需要
9.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它使我国的经济结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其意义在于( )
A.社会主义制度得以确立
B.国营经济一统天下
C.集体经济发挥主导作用
D.公私合营企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10.下面是1976年与1966年相比各种生产资料年产量增长率统计表,由此表信息可以推知( )
项目
钢
原煤
原油
发电量
棉布
粮食
增长率
33.5%
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