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备课导航
课标要求
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学科素养
政治认同:明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坚定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科学认知:正确认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公共参与与责任担当:积极投身于振兴中华文化的伟大实践
三年考题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019·Ⅲ卷20)
考情分析
从内容上看:中华文化的特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是命题的重点
从形式上看:以古诗文、文化中的中国元素或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
知识梳理
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1.源远流长
(1)中华文化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2)重要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汉字
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史书典籍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
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2.博大精深
(1)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上。
(2)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3)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含义: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2.意义: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中华文化的力量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自我小测
1.判一判:
(1)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
分析:×。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2)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
分析:×。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前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体现。( )
分析:×。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前列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体现。
(4)中华文化是中华各地域民族文化的总和。( )
分析:×。中华文化是由中华各地域文化和中华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不能认为是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5)中华文化中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而日趋同一。( )
分析:×。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
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2.连一连:
3.图示体现了哪些文化生活道理?
提示: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②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
核心考点一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1.区分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角度
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纵向)的角度来说的
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丰富、厚重(横向)的角度来说的
常用词
早在××年前、历史悠久、追溯到××
气势恢宏、丰富多彩、艺术、科技
侧重点
侧重发展历程,从动态上,即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
侧重成就和魅力,从静态上,即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
见证
汉字和史书典籍
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
提醒:文字与汉字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统编教材新表述: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2.正确理解中华文化、民族文化、区域文化、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
①从大的视野看,中华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部分
②从小的视野看,中华文化又可分为若干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
①从世界看: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种
②从内部看:中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构成,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民族文化的个性
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
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并不完全重合,区域文化包括民族文化,民族性是区域文化研究中经常要面对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