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专题十五 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人教版)-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专用).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8页1.71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专题十五 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人教版)-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专用).docx
文档介绍:
专题十五 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教学设计
【考情考向分析】
【思维体系构建】
全书主线
【知识整合突破】
目录:
考向一:科学思维
第一单元知识体系
1、正确把握思维
突破提升:比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思维的特征
3、思维形态的分类
4、思维的基本形态
5、“逻辑”的多种含义
拓展提升:比较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
6、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拓展提升:比较矛盾律与排中律
突破提升:区分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三大逻辑基本规律作用的侧重点不同。
同一律从正面说:思想与自身保持同一性;
矛盾律从反面说:一个思想和它的否定不能同真:
排中律从另一个侧面说: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
①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和发展。它所反对的,只限于时间、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任意变更概念或判断。
②思维中出现的自相矛盾不同于唯物辩证法所讲的事物的客观矛盾。
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作的论断而言的,自相矛盾的论断是对客观实际的错误反映。
③矛盾律、排中律和同一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实践证明,只有遵循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才有可能成为科学的思维,而违背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不可能是科学的思维。
7、科学思维的含义
科学思维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
8、科学思维的特征
(1)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①是如实的反映:客观性是指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
②离不开客观事物:离开了客观事物,不可能有任何思维,歪曲了客观事物,不可能有正确的思维。
③是正确的反映:科学思维不是赋予的,也不是头脑中固有的,它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④客观性的表现:客观性表现在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坚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
(2)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①预见性的含义:预见性是指科学思维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
②预见性的手段:在于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
③预见性的表现:表现为合乎逻辑的推断,预想尚未被人们发现的事物。
(3)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①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②对越是复杂事物的认识,越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③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
(4)科学思维还具有量化性、普适性
科学思维的客观性、量化性、可检验性、预见性和普适性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离开客观性就不会有量化性和普适性:正是因为有预见性,才有可检验性。
9、培养和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继承人类优秀思想成果,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②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努力把握并遵循客观规律。
③遵循思维规律和规则。遵循形式逻辑的要求;正确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勇于并善于创新。
突破提升:科学思维三大特征之间的关系
考 向 二:逻辑思维
第二单元知识体系
1、概念的含义: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
突破提升:比较概念与属性、概念与语词
2、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与外延
突破提升:比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3、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1)相容关系
(2)不相容关系
突破提升:外延应坚持的逻辑规则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