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第1页,共8页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9月周练
高中历史(选修) 2022.9
注意事项:
1、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
2、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交监考人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发现,裴李岗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磁山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和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出土了大量的石质工具,即石磨盘和石磨棒,石磨盘不但制作精良,而且形制也规整多样,同时发现的还有一定数量的谷物粟、稷及油菜籽等。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黄河中上游地区
A.经济文明一体化发展 B.已出现粮食加工技术
C.农作物种植种类繁多 D.家庭手工业较为发达
2.据载:西周时期“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由此可见,当时“礼”
A.是早期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 B.起到维护君主集权的作用
C.成为了国家施政的指导准则 D.促成了政权与族权的结合
3.西汉初期,女子颇有先秦遗风,并无妇人之贞节等方面的要求。西汉中期以后,不仅男尊女卑之风愈演愈烈,而且对女子“从一而终”“守节”等伦理要求也呈增强之势。西汉女性伦理的变化
A.说明国家统一利于家庭稳定 B.表明女性道德自律意识增强
C.反映了女性婚姻观念的增强 D.是社会主流思想影响的结果
4.汉代《盐铁论·水旱》中提到,"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今县官作铁器,多苦恶,用费不省﹐……盐铁贾(价格)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土覆(农具)淡食”。这说明汉代
A.铁农具便利但使用范围有限 B.传统工商食官制度得到恢复
C.普通民众生活水平极端低下 D.手工业发展滞后于农业生产
5.南宋时期,北方的面食在南方推广开来。专门制作与贩售糕饼的面食店在临安随处可见。店内饼类食物种类很多,有开炉饼、甘露饼、糖榧饼、薄脆饼、玉延饼、通神饼、菊花饼等。这反映出当时
A.南北经济贸易联系密切 B.临安饮食文化地域性强
C.南方粮食种植结构变化 D.权贵阶层追求健康养生
6.明代徐一夔居于杭州相安里,那里不少富人组织手工作坊,“居工以织”。据其《织工对》所记,织工们以日之所入养家糊口,各坊主高价竞相雇请技艺出众者,“倍其值不吝也”。这说明当时
A.新的经营方式已经出现 B.雇佣关系在纺织业逐渐普及
C.杭州成为全国纺织中心 D.家庭副业成为织工收入来源
7.据江苏省淮阴县1912年调查:渔沟乡有私塾38处。县城亦有数十处,是公办小学的五六倍。江苏《吴江县志》云“民国建立后,新式学堂逐渐推广,但私塾仍大量存在,少数私垫开始仿学校设置国文、算数等科,分堂讲授。”据此可知,当时江苏地区
试卷第1页,共8页
A.近代教育呈现出新旧杂陈的特点 B.政府较为重视近代教育的发展
C.私塾教育阻碍了新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