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政治(沪教版)知识、要求与训练:高二《政治常识》第八课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doc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政治 沪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0页5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政治(沪教版)知识、要求与训练:高二《政治常识》第八课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doc
文档介绍:
高二《政治常识》知识、要求与训练
第八课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一.基本学****内容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经历了长期斗争的考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1)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3)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发展和进步的客观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发展和进步的客观要求。
(1)党的领导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2)党的领导是维护中国统一、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3)党的领导是保证政权稳定的需要;
(4)党的领导是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的需要。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一制度是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确立和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治智慧的结晶。
(1)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
在抗日战争和反对国民党的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中,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结成革命同盟,并肩斗争,形成亲密合作关系。1949年9月21日,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参加和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的标志。
(2)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
建国初期,各民主党派协助共产党积极参与新中国的管理和各项大政方针的制定,并积极投身于建设新中国、新社会的各项工作。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多党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随着资产阶级作为阶级已被消灭,各民主党派成为中国共产党领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