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8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解析版).doc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5页17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8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微专题8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专题剖析】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1.古希腊时期的基层治理
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
2.西欧封建社会的基层治理
(1)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庄园主或管家管理庄园事务。
(2)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掌握城市政权,进行城市治理。
(3)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3.近代西欧国家的基层治理
(1)美国建国后,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公共服务功能。
(2)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
(3)1835年,英国颁布《市政法案》,确立了近代自治市制度。
(4)工业革命后,各国探索社会救济的新方法,促使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4.主要特点:强调自治,地方政府享有的自治权越来越大;各国政府基本上不直接干预社区事务。
5.历史作用
(1)进行居民自我管理,提供各项服务,参与地方政府的决策,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2)20世纪80年代后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提高了地方治理的效率。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建立
(1)1601年,英国颁布了济贫法。
(2)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
(3)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
(4)二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
(5)北欧四国及法德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6)20世纪80年代,主要国家出现“滞胀”现象,各国开始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2.内容:建立医疗(疾病)、养老、就业(失业)、教育等保险制度。
3.评价
(1)积极性:改善了群众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发展。
(2)弊端: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容易滋长懒惰行为,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4.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渐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2)1951年2月,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保险法。
(3)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日趋成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高考真题】
1.(2014·北京文综·41节选)(18分)维护和平、发展经济、保障民生和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的任务,需要世界各国的积极参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英国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1942年,英国工党提出了不分阶级,不分贫富,人人都有权享有社会福利的主张,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1945年,工党在大选中获胜。1948年,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宣布实行《家庭津贴法》《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保健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法,为英国建立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述英国建立“福利国家”的时代背景及方式。(8分)
【答案】(2)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英国经济凋敝、人们生活困苦;工党的政治主张赢得社会广泛支持。
方式:以法律形式推行社会保障;实行国家干预。
【解析】(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英国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得出这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据材料 “1945年,工党在大选中获胜”,反映出工党的政治主张赢得社会广泛支持;第二小问工党政府宣布实行一系列社会保障法,以立法的形式干预国家经济生活。
2.(2009·天津文综·12)(40分)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晁错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君道》
材料三
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
材料四
英国于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11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1948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由政府拔款给贫困者以社会违法救济。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的社会冲突。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等
材料五
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