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历史第13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作业.doc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9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历史第13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作业.doc
文档介绍:
课时质量评价(十三)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1.1915年,曾做过袁世凯总统府顾问的美国人古德诺,说中国是“民智低下之国”“率行共和断无善果”“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宜”。据此可知(  )
A.君主立宪制符合中国国情
B.政府为君主制制造舆论
C.君主制有广泛的民意基础
D.共和制不适应于中国
B 解析:材料讲述的是曾做过袁世凯顾问的美国人古德诺对中国国情的推断,不能全面反映中国社会的真实状况,故“君主立宪制符合中国国情”的说法不准确,故A项错误;从古德诺的身份和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的行为可知,其言论是为袁世凯称帝制造舆论,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古德诺一人之言,不能体现出君主制有广泛的民意基础,故C项错误;古德诺的观点不能反映出共和制不适应中国,故D项错误。
2.辛亥革命后相继发生了一些破坏民主共和的事件,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不久即被废止、袁世凯于1915年称帝、张勋于1917年拥立末代皇帝溥仪复辟等。出现这些事件说明(  )
A.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艰难
B.辛亥革命带有时代局限性
C.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D.军阀割据阻碍政治民主化
A 解析:辛亥革命后在形式上确立了民主共和制,但是“被废止”“称帝”“复辟”表明民主进程艰难,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是没有明确的反帝,这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恰恰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没有深入人心,故C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和袁世凯称帝时还未出现军阀割据,故D项错误。
3.(2021·聊城模拟)1917年6月,马星驰在《新闻报》发表漫画《这把交椅能坐几个人》,漫画中身着各式服装的人员,在来自四方的手臂的推动下,全部挤在一张座椅上
,该漫画反映了(  )
A.民国初年政体更迭频繁
B.列强争先扶持傀儡政权
C.北洋政府权力争夺激烈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17年6月”“身着各式服装的人员,在来自四方的手臂的推动下,全部挤在一张座椅上”并结合所学可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各方势力争权夺利激烈,故C项正确。
4.一位英国外交官描述道:“驻在南京的浙江部队,用很特殊的方式来庆祝孙文博士当选为临时大总统。白天,他们的队伍带着剪刀做武器,在各个主要街道上游行,对他们所遇到的所有那些仍然蓄着辫的中国人,一律用剪刀剪去辫子。”这反映了当时“剪辫”(  )
A.实现了社会上移风易俗   
B.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C.体现了人人平等的观念   
D.破除了封建守旧思想
B 解析:材料中部队为民众“剪辫”是为了庆祝孙文当选临时大总统,体现了中华民国反封建的性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促进了社会风俗的变迁,而不是“实现了”,故A项错误;“剪辫”是反对清政府的行为表现,并未体现人人平等,故C项错误;“剪辫”是在发式上反对清政府,只是形式上的改变,并未破除封建守旧思想,故D项错误。
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北洋军阀政府“以工代兵”,派出华工参加协约国作战。这反映了(  )
A.中华民族开始了觉醒 B.中国向帝国主义过渡
C.中国承担国际化责任 D.中国争取独立自主权
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北洋军阀政府虽然没有派军队,但是派出华工参加协约国作战,这反映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