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3年历史二轮复习(人教版) 考前特训 题型练 选择题满分练 训练6 史学观点理解类.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2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2023年历史二轮复习(人教版) 考前特训 题型练 选择题满分练 训练6 史学观点理解类.docx
文档介绍:
训练6 史学观点理解类
1.(2022·江门模拟)下表反映了不同时期对商鞅变法的总体评价,这体现了(  )
价值维度
主要代表
“富强王治”
法家《商君书》《韩非子》
“富国强邦”
(近代)钱穆《国史大纲》、张荫麟《中国史纲》
“阶级服务”
(新中国)主张变法顺应了经济变革要求
A.历史认识的阶级性 B.历史评价的时代性
C.历史解释的主观性 D.史料实证的复杂性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富强王治”反映了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富国强邦”反映了近代中国渴望民族振兴的社会心态,“阶级服务”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阶级斗争史观比较盛行,满足了国家经济变革的客观需求,故选B项。
2.(2022·江苏睢宁高级中学模拟)某学者在研究唐末五代枢密院的渊源及其演变之基础上,指出(北宋初期中枢设置)“所谓相权之分割更应是削枢密之权,以实中书(中书门下的简称)之任。换言之,这毋宁是重建中书宰相制度的开始,而非其分割与削弱的肇端”。该学者(  )
A.肯定了枢密院与中书门下的权力制衡
B.将宋初中枢设置置于长时段进行考察
C.认为宋初皇权通过相权的分割得以强化
D.以枢密院掌军政为分割宰相事权的例证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末五代枢密使的权势急剧膨胀,北宋初年改变了这一局面,限制枢密使侵夺宰相的事权,该学者将宋初中枢设置置于长时段进行考察,以便对宋朝中枢权力机构得出客观的认识,B项正确。
3.(2022·“皖南八校”高三联考)针对宋辽及宋夏和议,有人认为北宋“以钱换和平”的做法是屈辱而不可取的。南宋李焘则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指出,“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观点上的差异(  )
A.因阶级立场不同所致 B.体现了不同的历史观
C.体现不同时代的要求 D.有利于深入认识历史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北宋‘以钱换和平’的做法是屈辱而不可取的”“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可知,史学家对宋夏和议看法不同,这说明从不同角度分析,有利于深入认识历史,故选
D项;材料只是角度不同,并没有说明两者身份的不同,排除A项;历史观有五种: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唯物史观,材料中并不涉及不同的历史观,排除B项;“有人”无法确认是哪一时期,排除C项。
4.传统观点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动力是西方文化的强势侵入,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动力来自中国自身的文明转型,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近代政治制度的变革、思想文化的进步是社会生活****俗变迁的主要动力。据此可知,关于该现象的认识表述正确的是(  )
A.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B.历史的真实依赖于史学争鸣
C.同一历史现象会有不同的解释
D.史学研究在于突破传统观点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动力,研究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得出不同的解释,使人们对其认识趋于全面,故选C项;这些观点分别从不同角度去解释,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能说谁的解释更可信,排除A项;历史的真实要依据考古史料、文献史料及史学家的研究,史学争鸣能使我们接近历史的真实,“依赖”说法错误,排除B项;史学研究的主旨在于求真,而不是突破传统观点,传统观点也有其价值,排除D项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