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2022-2023学年江西省省重点校联盟高中入学摸底联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4页98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2022-2023学年江西省省重点校联盟高中入学摸底联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
文档介绍:
江西省2023届新高中入学摸底考试
历 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l.西周初年,武王之弟康叔被封予卫,都朝歌。这里原是商王国的中心地区,殷商残余势力很大。封康叔于此,主要是为了
A.控制关中地区 B.缓和社会矛盾
C.保障政局稳定 D.加强南北联系
2.据《国语·齐语》记载,春秋时期的农民“挟其枪、刈、耨、缚,以旦暮从事于田野”。这一现象反映了
A.分封制度的瓦解 B.社会制度的转型
C.封建剥削的加重 D.耕作技术的发展
3.《太初历》编订时,出现了“盖天说”和“浑天说”之争。前者主张天上地下,天地等大。而后者认为天是个网球’天包着地,天大地小。双方按自己的理论制定历法,因后者与实际天象农时更为符合,被汉武帝采纳。这反映出当时
A.崇尚科学社会风气浓厚 B.传统农耕文明继续发展
C.专制集权助推科学进步 D.自然科学注重理论探讨
4.在东晋的汉译佛典中,有时会添加原文里没有的“孝诸父母”之类的文字。如在佛学著作《善生经》中,泽者擅自添加了“凡有所为,先白父母”“父母所谓,恭顺不逆”“父母正令不敢违背”等内容。这种现象反映了东晋时期
A.儒家伦理的影响力 B.社会秩序动荡不安
C.外来宗教的思辨化 D.儒学居于正统地位
5.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记乙僧(来自于阗,今新疆和阗)画云:“乙僧,今慈恩寺塔前功德,又凹凸花面中间千手眼大悲,精妙之状不可名焉……画降魔像,千怪万状,实奇踪也。凡画功德、人物、花鸟皆是外国之物像,非中华之威仪”(如图)。这反映了当时
A.绘画艺术追求意境 B.异域风情成为绘画主题
C.国家力量渐趋衰弱 D.文化风气较为开放包容
6.下表是南宋部分州府解试赴试人数(终场者)及录取比例。据表可知,当时
A.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 B.政府意图优化官僚队伍
C.南方成为经济文化中心 D.科举制录取程序更规范
7.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两浙盐场在徽商吴宪、汪文演的倡导下,提出了仿河东、两淮例,兴“商籍”的要求。这一要求得到了巡盐御史、徽商的同乡叶永盛的特别关照和支持,并在向朝廷申报后得到承认和批准。此后,拥有“商籍”的商人可以当地名额参加科考。据此可知,当时
A.地域商帮实力雄厚 B.抑商政策发生逆转
C.商人影响力的提升 D.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8.“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G敬梓之所描写者,既多据自所闻见,而笔又足以达之,故能烛幽索隐,物无遁形,凡官师、儒者、名士、山人,间亦有市井细民,皆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这说明清朝小说
A.可用于研究历史事实B.思想解放推崇个性
C.瓦解了传统社会秩序D.真实还原时代风貌
9.下图反映了
A.英国经济侵华脚步放缓 B.广州外贸地位下降
C.传统经济结构解体缓慢 D.中国纺织技术高超
10.1912-1913年,江苏省有185名县知事,在这185人中,72. 4%的人拥有科举功名;不具有科举功名、只受过新式教育者仪46人,占24.86%;其中75.1%的人有在前清为官或任差的经历,其他省份的。情况也大体类似。这说明
A.共和体制名存实亡 B.“中体西用”仍居主流
C.民主革命任重道远 D.维新变法阻力重重
1 1.某一时期,国民党***宣传导致了“妥协空气,***声浪,忽又甚嚣尘上”“中国向何处去,成为问题了”的情况。对此,***着重驳斥了“资产阶级专政论”“一次革命论”“一个主义论”等影响中国革命前途的谬论。这些观点可以印证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准确性 B.《新民主主义论》的合理性
C.《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D.《论十大关系》的及时性
12. 1955年,越南领导人胡志明在柳州表示和平共处原则“完全适用于巩固和发展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同年4月,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有16个国家参加的亚洲国家会议通过的决议声明,“完全支持中印两国总理宣布并得到其他国家支持的五项原则”。这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 B.使外交政策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影响
C.成为亚洲各国的外交准则 D.为国家建设营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
13.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类农户占农村总户数的比重变化情况(%)o这一变化反映了
A.农村生产关系深刻变革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国民经济逐渐得到恢复 D.农业个体生产效率提高
14.新中国成立以后,语文教学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