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北京卷)-历史(全解全析).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7页11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北京卷)-历史(全解全析).docx
文档介绍:
绝密★启用前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北京卷】
历 史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共计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世纪末,有商人将农民翻地时偶然发现的一些有字甲骨贩卖至京城,金石学家推测其发现地为文献记载上的殷墟,从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后,先后组织了30多次发掘,成为20世纪学术史和考古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事件。2006年殷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在博物苑的基础上开建遗址博物馆。结合所学,对该材料认知正确的是(   )
①金石学家发现了甲骨来源于殷墟 ②殷墟文物经历了零星发现到有序发掘
③“二重证据法”有助于考古新发现 ④博物馆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特有载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详解】由材料的偶然发现到殷墟“采取古物执照”再到后在博物苑的基础上开建遗址博物馆,可知殷墟文物经历了零散发现到有序发掘的过程,②正确;根据材料“商人将农民翻地时偶然发现的一些有字甲骨贩卖至京城,金石学家推测其发现地为文献记载上的殷墟。”可知,出土文物与文献记载互证有助于考古新发现,③正确;根据材料“2006年殷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在博物苑的基础上开建遗址博物馆”可分析出博物馆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特有载体,④正确,综上,②③④正确,C项正确;根据材料“金石学家推测其发现地为文献记载上的殷墟。”可知金石学家只是推测,金石学家发现并证实了这些甲骨来源于殷墟说法错误,排除①项,因此有①项的选项都应该排除,A项中有①项,排除A项;B项中有①项,排除B项;D项中有①项,排除D项。故选C项。
2.夏商西周时期,实行“学术官守”“吏师合一 ”的制度。春秋时期,大量王室官员沦落民间,甚至 出现了“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的现象。这一变化(   )
A.导致了宗法体系的崩溃 B.反映了国家文化中心的转移
C.体现了文化下移的趋势 D.体现了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
【答案】C
【详解】由材料“学术官守”“吏师合一”及所学可知,春秋之前,学在官府,春秋时期,大量王室官员沦落民间促成了学术文化随着部分掌管文化的宫廷官吏的流失走向民间,王子朝携周典奔楚事件使师资和文化典籍进一步流散,这些现象既反映了官学的衰落,也为私学的兴起创造了条件,体现了文化下移的趋势,C项正确;学术下移不能导致宗法体系崩溃,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导致宗法体系崩溃的是井田制的逐步瓦解,排除A项;春秋时期国家的文化重心仍旧在北方,排除B项;学术下移与各地经济联系加强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
3.下图为儒学发展示意图,与a、b、c、d四处儒学发展状况对应的是(   )
①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   ②抨击封建专制并倡导经世致用
③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④学派开始创立并形成思想核心
A.a-④、b-②、c-③、d-① B.a-④、b-③、c-②、d-①
C.a-④、b-③、c-①、d-② D.a-①、b-②、c-③、d-④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时段处于春秋时期,此时儒家学派刚刚创立,a处应该对应④学派开始创立并形成思想;b处是汉朝,汉武帝时期经过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③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符合此时段;c时段是宋明时期,此时出现理学和心学,它们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对应①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d时段是明清时期,此时中国出现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他们对封建专制进行批判并提出经世致用思想,对应②抨击封建专制并倡导经世致用,因此C项正确;A项中bcd对应关系错误,应该是b-③、c-①、d-②,排除A项;B项中cd对应关系错误,应是c-①、d-②,排除B项;D项中abcd对应关系都错误,应该是a-④、b-③、c-①、d-②,排除D项。故选C项。
4.“事为之防,曲为之制”被认为是宋朝祖宗家法的实质精神。这种精神首先贯彻到制度的设计之中。以下官职或机构的设置与上述精神相符的是(
    )
①知州与通判②枢密院与“三衙”③三司使与提点刑狱司④同平章事与参知政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详解】“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