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测试二-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52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测试二-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高中历史模拟试卷
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西周时,穆王曾在游牧部族的引导下,带着“六师之人”,沿着黄河上游西行穿越戎狄地区,互赠礼品,并赐子戎狄部族首领“宗正”一职,以示安抚和奖励。据此可知当时(  )
A.黄河上游普遍实行分封制 B.西周军队战斗力明显强于戎狄
C.西周重视边远地区的管理 D.宗法制度在西周境内得以落实
2.表1反映了不同时期对商鞅变法的总体评价,这体现了(  )
价值维度
主要代表
“富强王治”
法家《商君书》《韩非子》
“富国强邦”
(近代)钱穆《国史大纲》、张荫麟《中国史纲》
“阶级服务”
(新中国)主张变法顺应了经济变革要求
A.历史认识的阶级性 B.历史评价的时代性
C.历史解释的主观性 D.史料实证的复杂性
3.东晋早期,北方南渡的侨居人口,被称为“白籍”,无需承担赋役。东晋后期,白籍人口不断地被所居郡县编入需要承担赋役的户籍之中,被称为“土断”。这一变化(  )
A.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B.减缓了政府的财政压力
C.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第一个材料) D.动摇了门阀士族的地位(提拔寒门)
4.明代南京的典当铺, 在正德年间之前全由本地人开设,但到了万历年间,这些典当铺与其他绸缎铺、盐店,“皆为外省外郡富民所据矣”。这反映了当时(  )
A.商业竞争十分激烈 B.重农抑商政策日益松弛
C.商业经营规模扩大 D.社会等级结构发生变化(统治、平民、奴隶)
5.鸦片战争后,天津的《大公报》刊登一则名为“有冤难伸”的社会广告,将控诉指向了整个官僚体系的***;这种批判性很强的社会广告在《申报》中也屡见不鲜。这反映了当时(  )
A.社会矛盾的尖锐性 B.广告成为政治斗争的手段(批判政治不等于政治斗争)
C.广告实现功能转型 (以偏概全) D.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合流
6.1901年光绪皇帝发布诏书,令各省办学堂。江苏如皋县沙元炳随即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公立小学,1903年创办了公立如皋师范学堂,随后,多地都出现了学堂。这说明(  )
A.科举废除推动教育改革 B.教育救国理念由此产生
C.新式教育体系完全建立 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7.1919年,孙中山指出,“欧美二洲之工业发达,早于中国百年,今欲于甚短时期内追及之,须用其资本、用其机器。若外国资本不可得,至少亦须用其专门家、发明家,以为吾国制造机器。”这反映了孙中山(  )
A.以外才补内短的人才思想 B.“振兴实业”的民生主义
C.“平等互利”的大同思想 D.“洋为中用”的开放理念
民生主义是什么?
节制资本、平均地权。
8.1931年,著名媒体人邹韬奋先生在《生活》周刊上发表长文,宣传创制中国电风扇的杨济川,表彰他自励奋发的事迹。时人各受鼓舞并称杨为“中国的爱迪生”。这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