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历史第6单元 第14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5页36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历史第6单元 第14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docx
文档介绍:
第14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一、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
(1)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涌入中国,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
(2)清政府和地主阶级严重剥削人民,阶级矛盾尖锐。
(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4)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
特别提示 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主要是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的推动下被激化的结果,所以说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激化。
2.过程
爆发
1851年初,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定都
1853年,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全盛
北伐、西征、天京突围的战斗,进入军事全盛时期
转折
1856年,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
失败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知识拓展 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以后,满族官员和八旗军队因腐化堕落丧失了战斗力,清廷转而鼓励地方办团练,***太平军。汉族官员有四五十人被任命为团练大臣。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在汉族地主武装中势力最大。这样,汉族官僚的势力在清政府中扩大了。
3.纲领
(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①内容: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
②评价: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
(2)后期:《资政新篇》(1859年)。
①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教育等方面。
③评价: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真正推行。
4.评价
(1)作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和外国侵略者。
(2)教训: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二、辛亥革命
1.历史条件
(1)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
(2)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其他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纷纷建立。
(3)1905年,成立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4)同盟会发动的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5)清政府派湖北新军***四川保路运动为起义提供了机会。
(6)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和文学社在新军和知识分子中发展革命力量。
知识补充 
1.清末新政
(1)背景
①清政府在“仇洋排外”的对外战争中失利。
②资产阶级立宪派要求“君主立宪”,革命派势力蓬勃发展。
③清政府上下达成一致,不变革就无法继续统治。
(2)内容
①改革官制,裁闲散衙门,添新机构。
②改革兵制,扩练新军。
③改革学制,废科举,设学堂,奖留学。
④依法保护和奖励工商业。
(3)失败原因
①清政府掌控全国的能力削弱,执行力下降。
②改革缺乏诚意,改革措施滞后,统治者陷于孤立。
③革命打断了改革。
(4)评价:清末新政是统治者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然归于失败,但是推行的一些政策,特别是在政治上进行的预备立宪措施促进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也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条件。
2.预备立宪
(1)概况:1905年,清政府被迫实行“预备立宪”。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开始了实质性的宪政改革。1911年5月,在立宪派的一再要求下,清政府废除军机处,成立“责任内阁”,但大权集中在皇亲国戚手中,时人讥称“皇族内阁”。
(2)结果:“预备立宪”的骗局被揭穿后,部分立宪派逐渐同情、倾向革命,汉族官员更加离心,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
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成立湖北军政府;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3.高潮——中华民国成立
(1)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年。
(2)成立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内容:涉及国家主权、国民的自由与权利,以及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等方面。
②性质: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③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4.结局: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1)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
(2)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5.历史功绩
(1)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2)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传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