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历史第九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7页2.42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历史第九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文档介绍:
试卷第1页,共16页
第九讲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试卷第1页,共16页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考点一 学校教育的发展
1.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
(1)官学
①中国先秦时期文化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学在官府”。
②汉朝设立的太学,以及西晋开始设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
③中央官学之外,还有自汉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官学。
(2)私学
①私学产生于春秋时期,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唐朝以后,私学得到进一步发展。
②书院制度的建立,推动了私学的发展。宋代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白鹿洞书院最为著名。
(3)作用:官学与私学成为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无论官学还是私学,在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播上,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典籍依托于此得以传承。科举考试的推行,也有赖于官学与私学的支撑。
2.近代大学的建立与发展
(1)综述:近代以后,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
试卷第1页,共16页
(2)表现
国外大学
①法国拿破仑建立的“大学区”制度,确立了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制度。
②德国人洪堡秉持“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办的柏林大学,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
③美国大学则逐渐倾向于世俗化与商业化。
国内大学
北京大学
①创建于戊戌维新运动中的京师大学堂,既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②1916年蔡元培将大学定位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很快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清华大学
①1911年创办的清华学堂,次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
②清华大学延聘国内外著名学者执教,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
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收回了教育主权,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
(2)表现
①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后来,国家还提出了受教育者要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②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③“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教育事业受到很大破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
④1983年,***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
⑤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大量增加教育投入。
⑥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教育迈入历史新征程,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不断发展,教育公平的步伐加速推进
试卷第1页,共16页
,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利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3)意义: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学校教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宋代是书院发展的重要时期。有北宋学者云:“五代学校校不修,学者多各从其师,是以庐山有白鹿洞书院,嵩阳、岳麓亦各有书院,国朝各赐以书籍。后库序之教兴,而所谓书院者,未之或闻矣。”南宋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有官员谓:“国朝偃武崇文,首善太学,其后天下州郡始相继有请建书院以养士。”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
A.五代时学校凋敝、书院兴起
B.北宋一度出现学校兴盛而书院衰落的现象
C.宋代崇文抑武,推动书院发展
D.宋代书院成为科举考试与人才培养中心
考点二 印刷书的诞生
1.早期的书籍
(1)约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出现的纸草书卷,一般被认为是书籍的雏形。
(2)中国早期的书籍是用竹片或木板作书写材料的简策和用缣帛作书写材料的帛书,盛行于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
2.印刷书的诞生
(1)105年,东汉蔡伦改进制成“蔡侯纸”。书写材料由竹木、缣帛逐渐过渡为纸,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2)北宋时的毕异发明用胶泥制的活字,这是印刷技术一次质的飞跃。
(3)约15世纪中叶,德国人古登堡采用金属活字印刷,成为现代印刷术发展具有象征意义的重大事件,直接催生了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的印刷书,还进一步推动了报纸、杂志的普及。
试卷第1页,共16页
(4)印刷书的诞生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对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与促进各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9世纪初,一位西方政要在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