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历史第七讲从明朝的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0页1.57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历史第七讲从明朝的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文档介绍:
第七讲 从明朝的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第13课 从明朝的建立到清军入关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了解明朝封建专制的发展。
考点一 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1.明朝建立
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同年明军攻占大都,推翻了元朝。
2.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由来已久。元朝丞相权势过重,威胁皇权,导致社会动荡。为加强皇权,明太祖废除了宰相制度,并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宰相。
(2)影响:加强了专制皇权,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3.内阁制度的建立
(1)背景:废除宰相后,皇帝工作压力成倍增加。
(2)过程
①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这些大学士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奏章,不参与决策。
②明成祖选拔文官到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从此,形成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称“内阁”,其官员称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
③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
(3)职责:大学士的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
(4)性质: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4.宦官专权
(1)原因
①明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②宦官机构的完备。
(2)表现: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3)影响
①政治方面:宦官干政直接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加剧,使明朝逐步走向衰亡。
②经济方面:宦官集团横征暴敛,肆意增加苛捐杂税,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③军事方面:宦官监军不仅加速了军队的***,边防力量也被大大削弱,动摇了明朝的统治根基。
1.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赋予“公”“保”等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也打破了“不许宦官识字”的惯例,并且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自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这表明( )
A.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 B.监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
C.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 D.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
考点二 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1.郑和下西洋
(1)概况:15世纪前期(1405-1433年),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率领船队先后七次远航海外,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3)结果: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后来未能持续。
(4)意义: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
2.抗倭斗争
(1)背景: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盜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倭寇”。明朝中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禁海外贸易,导致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为乱地方。
(2)措施:明廷派遣大将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平倭,后来政府放松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
(3)结果:东南沿海的形势稳定下来。
3.欧洲殖民者的入侵
(1)背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活动频繁。
(2)表现
①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香山县地方官获得了在濠镜澳(今澳门)的租住权。
②荷兰和西班牙相继侵占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
③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台湾。
2.明代在江浙、福建和广东等沿海地区厉行“海禁”。明代有史料记载:禁令之下,“漳闽之人与‘蕃舶夷商’贸贩方物,往来络绎于海上”。由此可见( )
A.“海禁”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 B.频繁的中外贸易使“海禁”政策瓦解
C.“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 D.明代政府并未真正实行过“海禁”
考点三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1.明朝与边疆地区的关系
(1)明朝与蒙古
①元朝灭亡后,蒙古人逐渐形成鞑靼、瓦剌两大集团。为防御他们南下,明朝重新修筑了长城。
②明中期,瓦剌和鞑靼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两次突破长城深入内地,包围北京。
③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直到明末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2)明朝与藏族地区:明廷封授给藏族地区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了宣慰司、元帅府等机构,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3)明朝与东北地区:明朝前期,派人到东北招抚,在黑龙江流域设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