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历史专题11 中西工业化模式的异同(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5页76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历史专题11 中西工业化模式的异同(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考点【微专题】

英国工业革命 新中国“一五”计划
要点:中国工业化;西方工业化;建国后工业化的起步;苏联的工业化模式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工业化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但现时的工业化主要是指广义的工业化,概括地说是指发展或现代化;具体来说它是指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它涉及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工业化既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也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因为工业化的内容和标志不仅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着的,而且不是孤立的.是在各国之间的相互比较中才能确定的,是指社会经济发展必须达到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如上所述,工业化虽然不应当规定一个绝对的标准.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实践。一般认为综合考察以下相互联系的几个方面可以比较全面地衡量工业化程度。
1.工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即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工业比重的增大和农业比重的缩减。
2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人数的比重。即在劳动就业总人口中,农业比重的下降和工业比重的上升。3.工业自身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包括工业生产的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
4. 农业的工业化水平。农业的工业化意味着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农业生产中广泛地应用电力和电气设备,农业生产效率成倍提高。
5. 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将日益提高。
6.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工业化意味着社会生产力成倍增长,社会物质财富迅速增加,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极大提高诚然在此基础上,各个国家(地区)应该有适合自己特点的具体标准。
中国工业化与西方工业化的不同点是起始条件不同,所处社会环境不同,进程不同。
(1)起始条件不足
中国工业化的开始是由于外部条件压迫引发的,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惨败后,中国地主阶级的少数开明知识分子掀起了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这种起始是受迫式的,并非如西方的自发性起始的工业化。由此,缺少内发动力的中国工业化缺少与其相适应的工业阶级和民众自愿参与。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迟于中国工业化的起始时间,没能主导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命运。中国工业化一开始就受到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压迫,而西方工业化的过程中只是与本国封建势力的斗争,并没有帝国主义势力的压迫(日本例外),因为帝国主义就是这些西方工业化国家。中国工业化是在孕育在一个怪胎里,注定是先天不足。
(2)所处社会环境不同: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环境中,中国人民没有掌握本是属于自己的中国工业化命运。中国工业化过程中,中国已经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倾销市场,弱小又缺少保护的中国民族工业面临着享有优惠政策的强大西方工业势力的市场,弱小又缺少保护的中国民族工业面临着享有优惠改策的强大西方工业势力的撕咬。西方工业化过程中,政府可以保护和扶持本国的工业势力,基本掌握了本国的市场,缺少外来势力的压迫。中国工业化起始迟,命运多寒,错过了三次改天换地的影响人类命运的工业革命,而三次工业革命正是在西方工业化国家发愿并发展深化。
(3)进程不同:在近代,中国工业化发展是在专制社会中艰难前进;而西方工业化还以牺牲其它国家的经济政治利益来获取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近代中国矿产资源却遭到帝国主义国家的掠夺;只有在新中国成立后,在苏联帮助下,“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目前,我国仍在前工业化的道路上加速奔跑。
总而言之,中国工业化与西方工业化有极其大不同点,道路更加艰难险峻,更加考验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中国的工业化在定会越走越稳健、越走越光明!
近年高考全国卷和部分地方卷考情概览表
年份
试卷
考题
考点
主题
2020
Ⅰ卷
11题
法国的两座截然不同的城市
西方工业化带来的贫富差距
2022
乙卷
41题
近代中国商办工业结构
近代中国工业化特点
浙江卷
09题
中国古代货币制度
中国古代货币形制的变化
山东卷
06题
清末新政的目的
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被迫性
广东卷
06题
清末炼铁与筑路的争论
中国近达工业化的探索
湖南卷
18题
建国后工业化与农村发展的关系
建国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近年高考试题特别是2022年,许多全国卷和地方卷多有涉及,主要考察中国近代工业化和建国初通过引进苏联技术实行的工业化,考察内容涉及工业化道路问题、工业化中民族工业的发展之路、建国后工业化特点、工业化带来的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老师和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