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历史专题17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8页3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历史专题17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docx
文档介绍:
专题17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内容目录:
第一节 新旧三民主义
第二节 ***思想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旧三民主义
考点1: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1.三民主义的形成
(1)背景
①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反帝反封运动高涨。
②鸦片战争以来,各种改良救国方案的失败。
③孙中山上书失败认清清政府本质。
④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使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⑤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2)形成:
1905年,孙中山同盟会成立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
11月,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革命纲领解释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并以此作为革命指导思想。
(3)内容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族主义,即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王朝的统治 (民族革命)(狭隘民族主义,排满;反满兴汉---实质反封建统治;没有明确反帝)
b 创立民国---
民权主义,即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核心)(政治革命)
c 平均地权---孙目睹欧美国家贫富分化,工人运动;吸取古代儒家民本思想。
民生主义,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原主所有,增价归公国家所有,国民共享。(资本主义土地纲领)(社会革命)
(局限性?---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彻底解决土地问题。)
三民主义思想的特点?
A 来源多元性----资政治思想+社会主义思想+传统儒家思想+对西方对中国社会的思考。
B 内容的发展性----新民生主义
重点拓展-------“民族”“民权”“民生”之间的关系
民族主义是前提和基础,民权主义是核心,而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
民权主义之所以成为核心,是因为它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的问题,是“政治革命的根本”
(4)实践
① 1905年到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反清武装斗争(黄花岗起义影响大)。
②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了了中华民国,
③1912.3.11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为捍卫民主共和,孙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
→斗争失败使孙认识到过去的办法行不通,必须寻找新途径、新力量。
(5)评价?
进步性
①是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②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追求民主政治和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反映近代两大主题——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富强,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
③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局限性
缺乏明确的反帝主张,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平均地权也没有真正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也就不能真正实现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得不到农民的支持
2.新三民主义
(1)背景
①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斗争(四次)的失败。
②十月革命和中共的影响,认识到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
③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④孙中山本人坚持民主革命和与时俱进的精神。
(2)提出:
1924年,国民党一大通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