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3届高中期初检测历史含答案.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0页1.01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3届高中期初检测历史含答案.docx
文档介绍:
试卷第1页,共6页
-2023学年度高中期初检测试卷
历史学科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据古史记载,黄帝族战胜了居于中部地区的炎帝族进入中原;炎帝族与黄帝族联合,战胜了南方的九黎族,结果北方部族与南方部族融合。周人战胜殷商,分封殷人,形成了周朝。由此可知
A.国家是多民族融合而形成的 B.不同部族在国家扩大过程中逐渐灭绝
C.早期国家形成主要依靠战争 D.早期国家通过控制部族间接控制地方
2.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以使得“教化大行,天下和洽”。由此可见他主张的教育
A.以道德完善为培养宗旨 B.依托于国家政权践行实施
C.是针对全民的因材施教 D.禁绝其他学术的生存空间
3.史学家赵俪生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度概括为三个拐弯。其中的“第三个拐弯,发生在公元8世纪之末,绵延至第9、第l0世纪。它冲破自然经济的锢闭,是货币交流逐渐增多,商业、手工业逐渐发达的一个转折点”。这一观点强调
A.经济政策的延续性 B.经济发展的区域性
C.经济发展的活跃性 D.经济形态的突破性
4.王安石变法在时间维度上是北宋中期对北宋初期以来社会问题的回应,在空间维度上是南方派系对北方派系的斗争。在空间维度上,下表中论据选用正确且论证过程合理的是
论据
论证

王安石是江西籍官员,他的幕僚多为江西、福建籍官员。
江西、福建籍官员多为北民南迁的迁移家族(如王安石),迁移家族的特点是求变多于守成,

政治重心迁到南方不久。
初入南方,为适应南方经济发展要求必须改革。

北宋中期积贫积弱。
北宋初期以来逐步形成的“三冗”问题,导致积贫积弱,国家内外交困。

王安石一生在南北多地为官。
丰富的南北阅历,使王安石既不同于北方士人,又与南方士人相异。
A.甲 B.乙 C.丙 D.丁
5.元明之际的小说《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中都描绘了一个现象:吴用和诸葛亮分别是梁山政权和蜀汉政权军师,要得到一个“非文士”作主子并甘心为之效劳;而作为主子的宋江和刘备又必须具备一种特性,那就是对军师言听计从而又勇于承担一切责任。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卷第1页,共6页
A.纯粹是两部小说里出现的偶然巧合 B.反映了文人限制君权的政治诉求
C.是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价值观的表现 D.反映了文士心中理想的君臣关系
6.王韬在近代首次提出“变法”的主张,他在介绍西方国家的“君主”“民主”“君民共主”这三种制度时,最早提出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与众民共政事并治天下”的君主立宪制,该思想
A.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B.推动了维新变法的兴起
C.反思了当时中国近代化问题 D.受社会进化论思想影响
7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