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4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1.康乾盛世:
2.君主专制:
1.明朝内阁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朝的军机处是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的标志。
2.清朝“文字狱”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封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实质上属于文化专制统治。
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考查奏折制度和军机处,注意从性质、职能及其实质等角度思考,理解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中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二、疆域的奠定
1.东南:
(1)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2)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2.东北:
(1)康熙发兵围攻俄军据点雅克萨,迫使沙俄同意进行谈判。
(2)1689年,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两国东部边界。
3.西北:
(1)1757年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
(2)平定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发动的叛乱。
(3)1762年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4.西部:
(1)册封西藏佛教领袖五世***“***喇嘛”和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尊号。
(2)1727年开始派遣驻藏大臣。
(3)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和落实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4)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事务。
5.清朝的疆域:
1.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考查清朝经略边疆的措施,在当时和对后世产生的重要意义。
2.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考查清朝巩固疆域的措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海禁”与“闭关锁国”的不同
(1)“海禁”政策不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只是要求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即所谓“贡赐贸易”,如郑和下西洋。
(2)“闭关锁国”政策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也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闭关锁国不是禁绝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广州“十三行”就是例证。
探究点一 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军机处的职责和影响
史料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大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赵翼《檐曝杂记》
【思维交互】:根据史料指出清代军机大臣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对清代政治有何影响?
◆【微点拨】
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关键信息
根据画线部分信息“只供传述缮撰”“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归纳“职责”
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影响
提示:职责:传达皇帝旨意,不能决策,完全听命于皇帝。
影响:保证了政令的快速传达、执行;加强了君主专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2.奏折制度的作用
史料 为保证奏折的内容不致泄漏,雍正帝定立了一套保密制度①……督抚以上大员的折子,②派专人送到大内乾清门,交内奏事处,直达御前,而不像题本交通政司转呈。一般官员的折子,③亦差专人送到雍正帝指定的亲信大臣处,由他们代呈,代交人当然无权知道折子的内容。雍正帝阅毕,作了朱批,折子由原渠道发回。奏折被用来讨论政事、决定政策
,就使它有了新的生命力。
——白寿彝《中国通史》
【思维交互】: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奏折制度的历史影响。
◆【微点拨】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关键信息
根据所学知识和画线信息①②③,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得出历史影响
提示:提高了行政效率;官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关系,加强了专制皇权;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的失误;造成官员之间告密之风盛行,官员人人自危。
清代君主专制强化的本质特征及影响
1.本质特征: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2.历史影响:
(1)积极影响: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防止分裂割据,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消极影响:绝对专制的君主权力和日益***的官僚系统,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又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是造成中国社会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因素之一。
【备选要点】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清代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
1.从地位上看:虽说是最高的执政机关,但它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2.从成员组成看:军机处成员基本上都是临时性的,由皇帝选派,“亲臣、重臣
”担任,成员可随时更换。
3.从办公的地方看:不称衙署,仅称“值房”。
4.从军机大臣的职权看:军机大臣只是提出建议,执行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