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课题18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教案.doc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1页67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课题18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教案.doc
文档介绍:
课题18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一、戊戌维新运动
1.背景:
(1)政治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经济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3)阶级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的壮大。
(4)思想基础: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倡导改革。
(5)支持者:维新变法得到了光绪帝和一部分官僚的支持。
2.过程:
3.结果: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外,均被废止。
4.失败原因:
(1)客观上:守旧势力强大。
(2)主观上:维新派力量弱小,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寄希望于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
5.影响:
(1)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2)经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思想:推动新思想的传播,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
维新派与洋务派在学****西方的问题上不尽相同,主要差别在于是否学****西方的政治制度,差别的根源在于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认识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
二、义和团运动
1.原因:
(1)根本原因:《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2)直接原因:山东民众的反洋教斗争。
2.经过:
3.评价:
(1)进步性: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的牺牲精神,迫使列强改变瓜分中国的侵略计划。
(2)局限性:盲目排外,没有先进阶级领导;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
(1)“灭洋”,说明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触及了时代救亡的主题,但也带有盲目排外的色彩。
(2)“扶清”,具有爱国主义的色彩,但将“中国”和“朝廷”“大清”等观念混同,对清政府的阶级本质认识不清,说明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①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义和团运动的影响和不屈精神。
②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的结果,体会农民运动的局限性。
三、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
(1)根本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直接原因:***义和团运动。
2.经过:
(1)北方。
(2)南方: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根基。
四、民族危机的加深——《辛丑条约》
1.签订: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2.内容:
条约主要内容
主要危害
惩办“首祸诸臣”,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赔偿各国白银本息共计约9.82亿两
加剧了中国贫困和经济衰败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成为 “国中之国”(侵华大本营)
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辛丑条约》尽管没有割地、开埠通商的规定,但它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特别是清政府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的规定,标志着清政府已经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通过《辛丑条约》的内容,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列强侵华的影响。
探究点一 戊戌维新运动
1.维新变法的背景
史料一 自台事(割让台湾)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昏行,***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思维交互】:(1)根据史料一分析康有为上书的主要背景。
【微点拨】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关键能力
调动和运用知识
关键信息
根据画线部分从内外两方面分析背景
提示: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内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史料二 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然臣窃闻谓政有本末,不先定其本而徒从事于其末,无当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①,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②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思维交互】:(2)据史料二归纳康有为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及其目的。
【微点拨】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关键能力
调动和运用知识
关键信息
根据画线部分①关键信息“立行宪法”可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