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2同步训练:5-2 化肥的生产与合理使用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化学 苏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91 KB

手机浏览
1/5

手机浏览
下载此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2同步训练:5-2 化肥的生产与合理使用 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介绍:
第二单元 化肥的生产与合理使用
(时间:30分钟)
考查点一 化肥的合理使用                  
1.下列能造成水质污染的是 (  )。
①工业“三废” ②生活污水 ③天然森林的乱砍滥伐 ④滥用农药、化肥 ⑤水生植物的大量繁殖 ⑥暴雨洪水激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解析 天然森林的乱砍滥伐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会造成水质污染。如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的形成原因之一就是长江源头大量天然森林的乱砍滥伐。水生植物的大量繁殖是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是水体已被污染的标志之一,而不是原因。
答案 B
2.某农民的土地里因缺某种元素而影响到农作物的淀粉的生成,他应给农作物施 (  )。
A.***化钾 B.尿素
C.过磷酸钙 D.***铵
解析 农业生产中常作为肥料施用的有农家肥和化肥两大类,化肥一般有氮肥(氨水、尿素、碳铵、硝铵、硫铵等)、磷肥(钙镁磷肥、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等)、钾肥(硫酸钾、***化钾等)。钾元素能促进植物淀粉的生成,所以应施用***化钾。
答案 A
3.当前,大量施用氮素化肥是冬小麦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1)施入土壤的氮素化肥主要以________形式被小麦根部吸收,透气性较好的土壤植物容易吸收氮素化肥,透气性较差的黏质土壤,则根的吸肥力差,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施肥后要及时灌溉,若从麦田流失的水从下图A位置注入一条河流,导致下游水体中藻类和细菌数量发生的变化如下列曲线图所示:
①在A的下游藻类数量增加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3 km以外的河段,细菌数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下游6 km处的河段发现鱼类大量死亡,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距A 2 km处,水中的氧气含量比A处高,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是生物与化学的综合题,同时结合图表的应用能力考查。
答案 (1)NH或NO 透气性好的土壤中氧气多,呼吸作用旺盛,提供的H+、HCO多,能量多
(2)①氮肥进入河流中引起藻类大量繁殖 ②藻类死亡后,细菌作为分解者得到的有机物多,从而使细菌大量繁殖 ③细菌增多消耗大量的氧气,使鱼类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死亡 ④藻类增多后,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考查点二 化肥的制造
4.将磷肥生产中形成的副产物石膏(CaSO4·2H2O)转化为硫酸钾肥料和***化钙水合物储热材料,无论从经济效益、资源综合利用还是从环境保护角度看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石膏转化为硫酸钾和***化钙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