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2021届小题必练8 古代中国的经济 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37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2021届小题必练8 古代中国的经济 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小题必练8:古代中国的经济
1.(2020·天津卷)井田制下,村社内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  )
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 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
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 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答案】D
【解析】井田制下,村社成员要随着份地的定期交换而变动住所,“三年一换土易居”意味着村社成员只是份地(私田)的临时使用者,没有所有权,私田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D项正确;井田制下无论公田、私田(土地)都不能买卖,A项错误; 村社成员随着份田变动而更换居所,并不意味着要将全部收获物上缴国家,B项错误;村社成员耕种的份地并不固定,不是份地的主人,私田与传统的自耕农经济不同,不属于小农经济范畴,C项错误。
2.(2020·山东卷)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
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 B.强化了经济控制
C.开通了丝路贸易 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
【答案】B
【解析】山东东部地区由西汉以前的商业活跃到西汉中期以后步入低谷,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变化主要是汉王朝实行重农抑商、盐铁官营等政策有关,这些政策抑制了民间商业活动,强化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导致了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故选B;重视关中地区不一定就要导致山东东部商业活动步入低谷,排除A;开通丝路贸易应该有利于相关的商业活动活跃,排除C;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和商业活动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
1.《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记载,郑国子产对晋人说,西周时期“天子之地一圻(方千里),列国一同(方百里)”,而“今大国数圻矣,若无侵小,何以至焉?”子产所说“今大国数圻”的原因可能是(  )
①周天子的再次分封   ②大国对周边荒地的开拓   ③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④大国通过战争兼并土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据材料“西周时期‘……列国一同(方百里)’”可知周天子分封的国家只有“一同”而不是“数圻”,故①错误;据所学春秋时期出现铁犁牛耕,生产力进步促进开荒的进程,故②正确;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在战国时期,材料公元前548年是春秋时期,故③错误;据材料“今大国数圻矣,若无侵小,何以至焉”可知是对外扩张的结果,故④正确;选择 C项符合题意。
2.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已经掌握开沟排水、锄草、培肥、灭蝗,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出现,唐代曲辕犁的发明推广……这些史实说明(  )
A.我国古代生产力发展缓慢 B.精耕细作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
C.古代农业的重要地位 D.古代农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开沟排水、锄草、培肥、灭蝗”、“铁犁牛耕出现”、“曲辕犁的发明推广”等信息是指农业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这有助于精耕细作的农业发展,故选B项;题干体现的是农业耕作技术发展,但是没有与同期的其他地方进行比较,所以不能说其发展缓慢,排除A项;题干只体现了农业发展,没与其他产业进行比较,所以没法体现农业发展的地位,排除C项;题干体现的是农业技术进步,没有说这些技术运用的结果,所以不能说农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排除D项。
3.南宋《陈勇农书》提出:“若能时加新饮之土壤,以粪治之,则益精熟肥美,其力常新壮矣,抑何敝何衰之有。”这一理论(  )
A.强调农业生产要注重因地制宜 B.体现了古代农业生产结构较完善
C.对精耕细作的生产有指导作用 D.说明我国传统耕作工具较为先进
【答案】C
【解析】根据“时加新饮之土壤,以粪治之”可知,这一理论强调采用新的耕种技术来提高农业产量,因此对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有指导作用,故选C项;材料与因地制宜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古代农业生产结构,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耕作工具,排除D项。
4.中国早在汉代就出现过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发明,如代田法、耧车等,但这些技术发明往往得不到普及和推广。明清江南地区落后的铁搭取代了先进的江东犁,铁搭的工作效率大大低于牛犁。这反映了(  )
A.古代中国农业科技的实用性不强 B.小农经济对科技发展有阻碍作用
C.封建王朝不注重推广先进技术 D.农民的思想意识需要与时俱进
【答案】B
【解析】据材料“这些技术发明往往得不到普及和推广。明清江南地区落后的铁搭取代了先进的江东犁,铁搭的工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