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5.4海——气相互作用- 【人教版】2023年高考地理总复习讲练测.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1.35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5.4海——气相互作用- 【人教版】2023年高考地理总复习讲练测.docx
文档介绍:
第五单元 水圈与水体运动
5.4 海——气相互作用
考察方向与核心素养
以示意图、景观图、水温分布图、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各海——气相互作用方式,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考情
本部分考点虽为新教材下的新内容,但其考查的知识点与老教材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有较大关联。多要求学生运用综合思维解释地理现象或事务的形成、发展与演变。
目前涉及到的考题多为2016年以前、以“厄尔尼洛”或“拉尼娜”现象为情境背景的试题。
【必备知识】
1.海——气相互作用
(1)海洋对大气的作用
海洋通过 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水温越高, 越旺盛,空气湿度也越大。
海洋通过 等作用调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海水 大,增温、冷却都比陆地慢,对大气温度有着调节作用
(2)大气对海洋的作用
大气以盛行风、信风等影响 。
大气通过降水等水循环环节影响 。
大气通过降尘向海洋提供 。
(3)意义
维持全球 ;
【观察思考1】试计算海洋降水量与陆地降水量之和,海洋蒸发量和陆地蒸发量之和。比较这两个数据,能发现什么问题?
【解答】:
【观察思考2】讨论低纬海区水温不因热量持续盈余而持续增温,高纬海区水温不因热量持续亏损而持续降温的原因。
【解答】:
2.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1)沃克环流
赤道附近太平洋 的表层海水温度较 ,大气较稳定,气流 ;西部海水温度较 ,气流 ,该环流称沃克环流。
(2)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东、中太平洋海水温度持续异常 的情况。
影响:
(3)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东、中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 的情况。
影响:
【考点探究】
探究1:
海洋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着水热交换,从而影响全球的水平衡和热平衡。热平衡值是指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差额。下图为太平洋热量平衡值的纬度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其它海域相比,40°S〜60°S的太平洋海域热平衡值最低,可能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度小 B.陆地面积较广阔
C.西风漂流势力大 D.海洋占绝对优势
2.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向大气输送水热的主要方式有( )
①季风环流②赤道低气压带③信风带④赤道暖流
A.①③ B .②④ C.①② D.③④
【提示】40°S〜60°S海域流经的西风漂流为寒流,势力大,降温明显;地处中纬度,较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度大。
变式1:
感热通量是指由于温度不同而引起的大气与下垫面之间发生的热交换。下图示意某年7月份北印度洋感热通量分布状况(单位:卡/平方厘米),正值代表热量由下向上传递,负值代表热量由上向下传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北印度洋西部沿海地区感热通量数值的绝对值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季气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