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6.2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人教版】2023年高考地理总复习讲练测.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1.01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6.2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人教版】2023年高考地理总复习讲练测.docx
文档介绍:
第六单元 自然环境及其特征
6.2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课时测试
一、选择题(共44分)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②④①③
2.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
3.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其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产生土壤盐碱化 ③洪涝灾害加剧 ④渔业产量增加 ⑤三角洲面积缩小
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圩垸”是在江州和湖滩上建筑的环形堤坝,垸堤内是人们的生活和农耕的场所。圩垸起源于先秦,兴于唐朝;北宋范仲淹曾描述:“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涝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下图示意某地1954年至今圩垸的发展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圩垸”多分布于( )
A.东北平原 B.河套平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5.图中“圩垸”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河道变迁 B.洪水频发 C.农业发展 D.人口增加
6.“圩垸”过度发展,会导致( )
A.环境污染严重 B.粮食单产降低 C.旱涝灾害加剧 D.聚落用水紧张
我国内蒙古高原某内流湖(湖面海拔1169米),附近山脉海拔2322米。下图示意2012年8月1日-2013年8月1日期间,湖面日蒸发量的累计值(虚线)和同期当地降水量累计值(实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有关影响该湖泊水量变化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A.入湖河流补给可能为降水和高山冰川融水
B.入湖河流补给可能为降水和地下水
C.该地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属温带季风气候
D.图示期间当地降水量累计值和湖面日蒸发量的累计值相当
8.如果湖泊周围地区大量植树造林,可能会导致( )
A.湖区降水显著提高 B.湖泊面积扩大 C.湖水盐度升高 D.湖面蒸发量增加
某河位于哥伦比亚中部人烟稀少的山区,该河流域为热带草原气候(下图)。每年7~11月,河水会呈现五彩斑斓的景象,被称为“彩虹河”,由此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河流中呈现红色的地方与水生植物河苔草有关,河苔草在不同的光照和水体环境中呈现不同程度的红色,在荫蔽处为绿色。该草生长在急流和瀑布中的石壁上,要求水体洁净、透光、透气。近几年,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河苔草的数量正在减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河苔草能够生长在急流和瀑布中的石壁上,是因为河苔草( )。
A.根茎抓力强 B.叶片较厚实
C.根系欠发达 D.叶片较宽大
10.每年7~11月,河苔草转为艳丽的红色主要是因为( )。
A.雨季泥沙多,营养丰富
B.雨季转旱季,光照充足
C.旱季转雨季,光照减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