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辫状水系 -2023年高中地理二轮小专题练习(人教)(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1.82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辫状水系 -2023年高中地理二轮小专题练习(人教)(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2023年高中地理二轮小专题练****新课标)
【地表形态的塑造】:辫状水系
辫状水系指发育在三角洲、冲洪积扇、山前倾斜平原上,由许多汊流构成的水流交错、形似发辫的水系,散乱多变,也称为游荡型河道。下图为冰岛某沉降盆地的河流水系局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火山灰对该河流形成辫状水系的影响是(   )
A.增强侧蚀 B.增强下蚀 C.固结河岸 D.稳定河床
2.图示M处河岸始终稳定,是由于其(   )
A.径流稳定 B.沉积层厚 C.基岸岩性坚硬 D.凹岸沉积
3.图中沙洲土壤(   )
A.有机质含量高 B.质地粗糙 C.颗粒分选性强 D.磨圆度好
【答案】1.A   2.C    3.B
【解析】1.根据所学区域地理知识可知,冰岛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境内多火山,火山喷发后的火山灰易堆积于附近的沉降盆地中,大量火山灰沉积增加了地表高度,河流落差降低;火山喷发时高温融化附近冰川,引发洪水,洪峰顺势而下冲刷地面火山灰,河床展宽,河水变浅,形成许多沙岛,沙岛之间形成多股相交的河道,加之径流量不稳定,逐渐形成“辫状水系”,因此火山灰主要起到增强河流侧蚀的作用,A项正确、B项错误;火山灰沉积物较松散,易被冲刷,对固结河岸、稳定河床的作用不大,C、D项错误。故选A。
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图示辫状水系地区河流主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受气温影响较大,径流量不稳定,且水系中各河道相通,故M处河流径流不稳定,A项错误;图示地区火山灰沉积层厚,但较为松散,易被侵蚀,说明沉积层厚度对河岸稳定作用不大,B项错误;河岸稳定说明河流对该河道沿岸冲刷作用弱,推测该河岸岩性坚硬,且可能高出水面,不易被侵蚀,C项正确;由区域定位可知,冰岛位于北极圈附近,北半球河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即河流右岸受到侵蚀,可能会发育成凹岸;左岸堆积,可能会发育成凸岸,D项错误。故选C。
3.由区域定位可知,冰岛位于北极圈附近,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主要为苔原气候)、植被种类较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可能较低,A项错误;该辫状河流由冰川融水构成,出现在冰川末端,故该沙洲土壤主要受冰川融水侵蚀作用的影响,且搬运距离较短,磨圆度差、质地粗糙,B项正确、D项错误;土壤颗粒的分选程度受沉积环境的水动力条件和自然地理条件控制,该沙洲土壤由冰川携带火山灰堆积而成,分选性差,C项错误。故选B。
恒河下游多游荡型辫状水系。下图示意恒河下游某典型河段河流改造。该河段上游的大坝建成后,河流改道频率不降反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推测图示区域(   )
A.地势起伏较大 B.全年降水均匀 C.径流含沙量小 D.河岸物质疏松
5.下列月份中,该地河流改道主要发生在(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6.大坝建成后,其下游改道频率不降反升,主要是因为大坝以下河段(   )
A.河流落差增大 B.河流搬运能力减弱
C.泥沙淤积增多 D.流水侵蚀能力增强
【答案】4.D   5.C    6.D
【解析】4.游荡型辫状水系形成的条件有:1.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暴涨暴落;2.河流含沙量很大且粒度粗而不均一;3.河床平坦宽阔、泥沙易沉积,ABC错误。河岸物质疏松,容易受到侵蚀,河流的含沙量大,为游荡型河道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泥沙,D正确。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