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12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人教)(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36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第12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人教)(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讲义+练****全国通用)
第12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基础知识梳理】
一、自然地理环境五大要素
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构成。这些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从而形成一个整体。
植被与环境
植被含义:我们把自然界中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
植被的分类:天然植被(森林、草原、荒漠),人工植被(经济林、人工草场)
森林的分类
森林种类
分布
植被特点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较多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有茎花、板根现象。
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垂直结构简单;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较少;少茎花、板根现象。
落叶阔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区
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亚寒带针叶林
亚欧和北美洲大陆亚寒带地区
以松、杉类植物为主的针叶林;树叶针状,抗旱抗寒。
草原和荒漠
植被
分布
植被特点


热带草原
热带雨林南北两侧
(热带草原气候)
雨季时草原葱绿
草原中散布乔木和灌木
温带草原
大陆内部,靠近内陆
草原绿冬枯,植被高度低,分布有矮小灌木
(温带大陆性气候)
荒漠
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以旱生灌木为主,根系发达,耐干旱。
土壤与环境
(1)、土壤的组成
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组成。
土壤的形态包括土壤的颜色、质地、结构、疏松度、孔隙大小、干湿度
黑土指土壤中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因此肥力较高。
红色土壤指含较高的赤铁矿的土壤,呈酸性。适合茶叶和柑橘等生长
理解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
黄土土质疏松,多为粉砂状沉积物,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2)、土壤剖面
岩石风化后形成的疏松碎屑物质被成为成土母质。
母质层和基岩层是土壤形成的原始和物质基础。
淋溶作用是指土壤物质中可溶性或悬浮性化合物在渗漏水的作用下由土壤上部向下部迁移,或发生侧向迁移的一种土壤发生过程。
位于地表,多为凋落物。
土壤由垂直地表向下分为腐殖质层、淋溶层、沉积层、母质层和基岩层。
(3)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I功能: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增加了植被覆盖率。
土壤具有重要的蓄水和保水的功能。
土壤时人类珍贵的自然资源,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II养护:为了让土壤保持高效肥力,人们会注重种养结合。例如,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
二、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
1、整体性的含义
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2、整体性的表现:
(1)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3、以黄土高原为例
【本节高考核心考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