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2023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专题中 地球上的水.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4页1.90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2023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专题中 地球上的水.docx
文档介绍:
专题三 地球上的水
构建知识网络
辨析易混概念
易混概念1 冰川融水与季节性积雪融水、冰雪融水
(1)冰川融水——指冰川由于气温升高,融化成水补给河流,该补给一般比较稳定,补给量在夏季达到最大。
(2)季节性积雪融水——指季节性的积雪由于气温升高,融化成水补给河流,由于季节性积雪雪量不大,很快就能融完,因此该补给的最大量往往在春季。
(3)冰雪融水既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又有冰川融水。注意我国东北不能说冰川融水和冰雪融水,只能说季节性积雪融水。
易混概念2 水资源、水能资源、水利资源、水力资源
(1)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的资源。水覆盖着地球表面70%以上的面积,总量达15亿立方千米,包括河流水、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等。狭义的水资源则是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陆地上的淡水。
(2)水能资源——广义的水能资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资源;狭义的水能资源指河流的水能资源。
(3)水利资源——泛指能被人类控制或基本控制的应用于灌溉、给水、发电、航运、养殖等方面的用水,是从综合效益的角度上说的。
(4)水力资源——属于水利资源的范畴,是指天然河流、湖泊、波浪、洋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是从发电的角度上说的。
感悟高考真题
[2022·全国乙卷,7~8]如图显示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读图,完成1~2题。
1.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O、P两点水位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  )
A.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
B.O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
C.P点水位上涨,流速较慢
D.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
2.图示资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  )
A.洪水含沙量大   B.洪峰水位低
C.河床高 D.洪峰流量大
3.[2022·6月浙江卷,23]下图为塔里木河下游某地部分地理要素剖面示意图。该地的地下水主要靠地表径流补给。图中,相对于荒漠(  )
A.河岸林地地下水含盐量低
B.耕地地下水埋藏较深
C.河岸林地地表水下渗较少
D.耕地地表水蒸发量小
[2022·广东卷,10]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第4题。
4.冬季甲区域的超强气旋比乙区域多发,从洋流的影响考虑,是因为甲区域(  )
A.寒流的范围更广 B.离岸流规模更大
C.暖流的势力更强 D.沿岸上升流更盛
[2022·山东卷,13~15]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如图),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洋流在海湾内的运动促进了海水更新。据此完成5~7题。
5.图示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甲乙丁丙 B.甲丁乙丙
C.丙乙丁甲 D.丙丁乙甲
6.亚得里亚海东岸表层洋流(  )
A.为寒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
B.为寒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
C.为暖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
D.为暖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
7.图示M海域多数岛屿的类型为(  )
A.大陆岛 B.珊瑚岛
C.冲积岛 D.火山岛
8.[2022·山东卷,18(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雅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构造运动导致其水系发生了演变(左图)。乔治湖水位波动大,有时连年干涸,湖底覆盖着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右图)。
指出河流对湖区地下水补给的特点。(4分)
核心考点一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技 法 突 破】
1.水循环
(1)影响水循环环节的因素
环节
主要影响因素
蒸发
光照、温度、风、大气状况、下垫面性质(水域、裸地、绿地等)、水域表面积
降水
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地势
地表径流
植被状况、地质地貌条件、降水量、流域面积、人类活动
下渗
植被状况、降水强度、地表坡度、地面性质
(2)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有关“水”运动的问题
例如,运用水循环原理解释“沼泽、旱涝、缺水、断流、盐碱化”等问题: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的分析思路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分析时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①从时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如修建水库和植树造林。
②从空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如跨流域调水。
③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大面积排干沼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