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地理类型13 主要的自然灾害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1.07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地理类型13 主要的自然灾害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类型13 主要的自然灾害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2021·山东·高三阶段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系发育到一定阶段,各条河流发展不平衡,会发生相互袭夺的状况,这将改变原来的水系分布,重新组合成新的水系,使河流流向不断发生变化。不同地貌营力作用决定了不同的河流改向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地貌特征和水文特征,塑造了不同的水系形态。受北川—映秀断裂带的影响,激江在北川县老县城(曲山镇)产生了一个接近180°的、极不自然的拐弯,由东北—西南流向突然如回形针般变为西南—东北流向。古通口河劫夺了古都坝河上段水流,导致古都坝河上段改道,向南东方向注入通口河,都坝河与通口河的河床高差显著,在银屏口一带形成了"V"形峡谷地貌。左图示意四川省北川县域内的主要水系,右图示意渝江、安昌江水系。
(1)在图中绘制出北川—映秀断裂带的位置,并说明该断裂带河谷沿线附近崩滑体集中发育的原因。
(2)根据滴江的流向演化,分析古湔江曲山镇至擂鼓镇河段成为断头河的变化过程。
【答案】(1)如图所示,只需画出大致线条即可。
原因∶地震对北川—映秀断裂带附近区域释放出巨大能量,易造成岩石的松动或崩塌,导致北川一映秀断裂带崩滑体密集发育;沿河谷呈线状分布,地形强烈切割,相对高差大,坡度较陡,多为悬崖峭壁,是崩滑体发育的良好条件;在河谷沿线;岩石能干性差(刚性弱,黏度小,易流动或容易破碎)的地区崩滑体分布较多。
(2)(发育于银屏口分水岭南东侧的)通口河通过溯源侵蚀,首先切穿分水岭;通口河沿北川一映秀断裂(所形成的岩石破碎带)继续溯源侵蚀∶在曲山镇附近发生了对古湔江的袭夺;古湔江改道汇入涪江,(构造活动)导致凉风坪附近区域发生大幅度隆升,因河流袭夺和构造隆升而得不到上游水源补给的古渝江曲山镇以下河段成为断头河。
【解析】
(1)根据材料“受北川—映秀断裂带的影响”、“东北—西南流向突然如回形针般变为西南—东北流向”等信息,判断出袭夺点位置产生的原因,同时结合图中地理位置绘制断裂带。该断裂带河谷沿线附近崩滑体集中发育的原因,可以根据题设“断裂带”,材料中"V"形峡谷、“高差显著”等信息结合滑坡产生的原因可知:因地震造成河谷沿线岩石松动或崩塌,使北川一映秀断裂带崩滑体密集发育;河谷被河流侵蚀成“V”形峡谷,相对高差大,坡度较陡,多为悬崖峭壁,为崩滑体发育奠定基础;加上岩石能干性差(刚性弱,黏度小,易流动或容易破碎),导致断裂带河谷沿线附近崩滑体集中发育。
(2)结合袭夺河演变过程及材料图文信息可知:发育于银屏口分水岭南东侧的通口河通过溯源侵蚀,首先切穿分水岭;然后通口河沿北川一映秀断裂继续溯源侵蚀,在曲山镇附近发生了对古湔江的袭夺,古湔江河床比通口河河床高,古湔江流入通口河发生了改道,最终汇入涪江,凉风坪附近区域因位于断裂带而发生大幅度隆升,因河流袭夺和构造隆升而得不到上游水源补给的古渝江曲山镇以下河段最终成为断头河。
2.阅读图文资料,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