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地理类型20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2.14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地理类型20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类型20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1.(2022·山东省泰安第三中学一模)某校学生到甘肃省天水市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研学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     对比流域的径流量变化
天水市桥子沟流域包括自然条件相似的东沟和西沟两个小流域。东沟通过修建梯田等措施进行治理,西沟基本保持原状。同学们根据水文站的观测数据得知,在每平方千米面积内,东沟、西沟年径流量分别为4700m3、12500m3。
(1)说出修建梯田对流域地表径流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任务二     调查梯田利用方式
调查发现,天水市自2000年以来调整种植结构,在海拔1000~1500米的梯田上引种樱桃。该地种植的樱桃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
(2)概述当地生产高品质樱桃的条件。
任务三     分析梯田减沙效益
表为黄土高原小流域梯田减沙与梯田面积关系的相关数据,同学们对其进行了分析。
梯田占流域面积的比例(%)
0
5
10
15
20
30
40
50
60
梯田减沙比例(%)
0
8
28
50
67
82
89
92
94
注:梯田减沙比例指修建梯田后减少的输沙量占治理前输沙量的比例。
(3)绘制统计图,并说明梯田面积变化对梯田减沙的影响。
【答案】(1)径流量减少。截留雨水、径流,增加下渗。
(2)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土层深厚;环境质量好。
(3)根据黄土高原小流域梯田减沙与梯田面积关系的相关数据绘制即可。随着流域梯田面积比例增加,梯田减沙比例增加,增加速度由快变慢。
【解析】
本题以黄土高原水土治理为背景,涉及水循环、农业区位及区域生态环境相关知识,考查综合思维能力。
(1)结合材料可知,东沟通过修建梯田等措施进行治理后,年净流量明显小于西沟,原因是修建梯田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减缓坡度,植物落叶及根系可以截留地表径流,减少流域地表径流量,增加下渗。
(2)该地樱桃品质高,主要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分析,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夏季光照充足,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海拔较高,人类活动影响小,环境污染小;黄土层深厚肥沃,光、热、水、气、土等主要自然条件匹配合理。
(3)以梯田面积比例作为横坐标,梯田减沙比例作为纵坐标进行绘制。根据表格中数据变化不难看出,随着梯田面积增加,梯田减沙比例也在不断增加,当梯田占流域面积的比例低于30%的时候,梯田减沙比例增加较快,超过30%之后,增加速度变慢。
2.(2022·山东·模拟预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条件优越,70%的水能资源集中在我国云南河段。自1993年至今,该流域已建成11个大、中型水电站,支流小水电站众多,且未来对该流域进行梯级开发的力度会持续增大。图所示研究区为澜沧江干流开发力度最大的河段,已经建成9个梯级电站。在梯级电站建设过程中,该研究区内澜沧江干流河段鱼类生物量及种群数均发生较大变化,其中急流、浅滩型鱼类比例下降显著,缓流、静水型鱼类生物量大幅增加。图示意该研究区干流不同河段鱼类种数时空变化。
(1)表示意不同时段研究区干流鱼类物种变化,据此补绘完成下面柱状图,并根据图,描述1990年以来研究区干流鱼类种数的变化特征。
年份
1990年以前
2008-2013年
2018-2019年
本地鱼类种数/种
157
112
84
外来鱼类种数/种
22
37
(2)从生态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梯级开发后图示区域缓流、静水型鱼类生物量大幅增加的原因。
(3)为了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有专家提出未来澜沧江流域梯级开发的两点建议∶一是拆除支流的部分水电站,二是将干流作为水电开发重点。说明建议的合理性。
【答案】(1)绘图如下所示∶
变化特征;鱼类种数下降;本地鱼类种数减少,外来鱼类种数增加;整体来看,越往下游,鱼类种数减少越多。
(2)梯级开发后;水库面积增大(或河流流速变缓/缓流河段增多),缓流、静水生境面积增大;缓流、静水环境利于营养物质的沉降、富集,浮游生物(或饵料)丰富。
(3)支流水电站规模小,拆除后对水电(或经济发展)影响不大;拆除部分支流水电站,可恢复鱼类栖息环境,有利于对本地鱼类的保护;将干流开发作为重点,可大幅提高水能开发的规模和效益。
【解析】
本题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为背景材料设置三小问,涉及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河流水能开发的影响以及评价河流水能开发的可行性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阅读图文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对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以及地理实践力的素养要求较高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