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逆温-2023年高中地理二轮小专题练习(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95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逆温-2023年高中地理二轮小专题练习(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2023年高中地理二轮小专题练****新课标)
【地球上的大气】:逆温
气象学上将冷空气在山谷或盆地底部汇集的现象称为“冷湖效应”,“冷湖效应”自地面向上消散。下图示意2021年2月23~24日我国北方某峡谷“冷湖效应”出现前后大气温度随海拔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冷湖效应”消散可能开始于(   )
A.23日17时 B.23日19时 C.24日8时 D.24日10时
2.此次“冷湖效应”发生时,可能出现(   )
①露水浓重 ②地面结霜 ③逆温层 ④对流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冷湖效应”消散方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B.地势低洼,冷空气易集聚
C.地面辐射不断释放能量,地面温度太低
D.近地面摩擦力大,风速小
【答案】1.C    2.C    3.A
【解析】1.在对流层之内,气温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降低。出现冷湖现象是冷空气在山谷或盆地在近地面堆积,出现下部气温低,上部气温高,即逆温现象。读图可知,图中23日17:00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没有出现逆温现象,A错误。在23日19:00,底部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是正常的,1800米以上大气层出现逆温现象,说明冷空气开始入侵,B错误。23日23:00,从地面开始向上空出现较厚逆温层,逆温高度在2400米以上,说明冷湖现象形成,C正确。24日08:00,近地面气温垂直递减率正常,逆温层出现在高空2000米至2500米左右,说明冷湖现象即将结束,D错误,故选C。
2.由图的气温可知,出现“冷湖效应”时,地面的气温低于0度,不可能出现液态的露水,而可能再现霜,①错误,②正确;出现冷湖现象是冷空气在山谷或盆地在近地面堆积,出现下部气温低,上部气温高,即逆温现象,③正确;由于出现逆温,空气难以形成对流上升,对流雨难以形成,④错误,故选C。
3.由材料“冷湖效应”自地面向上消散”可知,由于底层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热量增温,使大气温度由下往上逐渐升温,“冷湖效应”消失,A正确;地势低洼,会增强“冷湖效应”,B错误;地面温度太低,导致“冷湖效应”加剧,C错误;风速小,不利于“冷湖效应”的消散,D错误,故选A。
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偏高的数值,数值越大,热岛强度越大。图为天津市热岛强度的日变化曲线(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据图可知,天津市热岛强度最大出现于(   )
A.春季午夜 B.夏季傍晚 C.秋季正午 D.冬季早晨
5.近地面大气下冷上热为逆温现象,往往形成静稳天气。天津逆温最显著的是(   )
A.白天的市区 B.白天的郊区 C.夜晚的市区 D.夜晚的郊区
6.目前,有利于降低天津城市热岛强度有效措施的是(   )
A.推行屋顶绿化 B.搬迁城区人口 C.降低建筑密度 D.建设市心公园
【答案】4.D    5.D    6.A
【解析】4.材料可知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偏高的数值,数值越大,热岛强度越大。读图,发现冬季早晨天津市热岛强度数值最高,热岛强度最大,D正确,故选D。
5.近地面大气下冷上热为逆温现象,往往形成静稳天气。所以出现逆温时,近地面为冷源,市区因为人口密集,排放的废热多,所以白天和晚上都是热源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