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地理微考点526 地形、河流、气候与聚落-2023年高考总复习地理微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4页2.27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地理微考点526 地形、河流、气候与聚落-2023年高考总复习地理微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docx
文档介绍:
高频考点526  6.地形、河流、气候与聚落
5.地形、河流、气候与农业生产
(1)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①类型 → 不同类型的农业
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耕作业
山区:耕作不便,不利于水土保持林业、牧业、副业
②地形类型影响农业现代化
平原实现水利化、现代化
山地丘陵缓坡:可修筑梯田、种植业,但不易集中连片,水利化机械困难
陡坡:不能修梯田,易植树种草
③坡度大小 → 影响投入、产出比
陡坡 → 修梯田的工程量增加,梯田面积小,耕作的难度加大。投人大于产出。
④海拔不同,热量不同,生长期不同。农作物的品种不同。
(2)河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由于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条件的需要是不同的。因此需要灌溉。显然,河流的分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重要。世界农业发达区,多分布在大河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上,显然与灌溉条件有关。
(3)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①光照、降水等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特别是光照条件,与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密切;不同地区、气候资源条件不同,因而有不同的种植制度,包括作物的结构、熟制、配置与种植方式,如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北地区种植的农作物和耕作制度就存在着明显差异。
②气候年际变化大的地区.农业生产常具有不稳定性。
③大风、暴雨、冰雹、寒潮、霜冻等灾害性天气也常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
【拓展提升】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丹娘沙丘位于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游宽谷两侧山前。图示地区夏季云雾缭绕,降水较多,冬季为河流枯水季节,风力强劲。美丽的沙丘与碧蓝的雅鲁藏布江水、远方的雪山、近处的峻岭、蓝天白云组合成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下图为丹娘沙丘位置及景观,该处河道较为弯曲。
(1)从该区气候与河谷的地形特点两方面分析丹娘爬升沙丘的形成过程。
(2)描述该地区聚落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3)简述图中318国道总体走向特点及T区域国道异常曲折原因。
【答案】(1)夏季多雨,河流水量大,流速快,河流侵蚀,搬运作用强,从上游携带来大量泥沙;到达此处后,河道弯曲且变宽广,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淤积形成沙洲。冬春干旱多风季节,水位下降,沙洲、河漫滩裸露,细沙被大风吹起,搬运到岸边;搬运过程中受到山体阻挡,风力减弱,搬运物质不断沉积,形成该景观。
(2)沿河流(河谷)分布。地势较低,气候温暖;靠近河流,水源较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物产丰富。
(3)走向特点:多沿等高线和河谷分布。T区域经过峡谷地区,地形复杂,坡度较陡,公路曲折可以降低路面坡度,便于行驶。
【分析】本题以丹娘沙丘为材料,主要涉及地貌成因、聚落区位因素以及交通线路选址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事物分析表达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该地区气候湿润,因此泥沙主要来自河流搬运和沉积作用。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上游地区,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快,搬运和侵蚀能力强,导致河流从上游地区带来大量泥沙,河流含沙量大;而该河段地势高差小,河道变得弯曲且匡光,水流速度较慢,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此沉积下来,泥沙沉积形成沙洲;冬春季节,河流水位降低,沙洲出露地表;冬春季风力较大,裸露出来的沙洲在风力的作用下,被搬运到岸边;在搬运的过程中,受到山地的阻碍作用,风力降低,携带的沙粒在山前堆积,形成该景观。
(2)从图中不难看出,该区域聚落具有沿河流分布的特征。该地区总体海拔较高,气候寒冷,而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候温暖,且靠近河流,能够提供充足的工农业生产生活水源;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河流能够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交通便利,因此人口在此集聚而形成聚落。
(3)从图中不难看出,318国道走向大致和等高线或河谷平行,主要原因是T区域经过峡谷地区,地形复杂,坡度较陡,公路曲折可以降低路面坡度,减轻工程难度,减少工程投资且提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安宁河谷(下图)地处四川省西南边缘的高原山区,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乡村聚落较多。某中学在安宁河谷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发现:该区域乡村聚落分布受地形、河流的影响较大。大中型乡村聚落多分布在距离河流500-800米的范围,基础设施较好;微型和散户乡村聚落多数分布在距离河流100米左右的范围,基础设施较差。研学小组对某典型乡镇乡村聚落个数和用地面积随海拔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下表为调查结果。
海拔/米
大中型
聚落/个
小型
聚落/个
微型
聚落/个
散户
聚落/个
面积/公顷
<1500
9
30
105
126
181
1500-1700
1
7
101
128
58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