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地理微考点—易错点8:对大气热力作用理解不清-备战2023年高考总复习地理微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2.04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地理微考点—易错点8:对大气热力作用理解不清-备战2023年高考总复习地理微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docx
文档介绍:
高频考点553  易错点八对大气热力作用理解不清
易错分析:学生出错主要是因为不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各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不能准确判断图中序号的含义,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理解不清。
在复****中要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大气的热力作用包括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以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削弱作用降低了白天的最高气温,保温作用又提高了夜间的最低气温,从而减小了地球表面的气温日较差。
2.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受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受到削弱。
(1)在对流层里,对太阳辐射起吸收作用的主要是水汽和二氧化碳;在平流层里主要是臭氧。吸收作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通过大气的吸收作用,太阳辐射被削弱的部分主要是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和波长较短的紫外线,而对可见光影响不大。
(2)反射作用没有选择性,所以反射光呈白色。云层的反射作用最为显著。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能力愈强。此外,大气中的杂质颗粒越大,反射能力越强;颗粒越小,反射能力越差。
(3)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时,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散射可以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这种散射是有选择性的,波长越短,散射能力越强。散射作用的质点是颗粒较大的尘埃、雾粒、小水滴等时,它们的散射无选择性,各种波长同样被散射。
3.大气主要依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温,大气增温后又以大气辐射的形式把能量返还给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从而实现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拓展提升】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与之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即地球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特别是我国有关专家长期以来对气溶胶的研究,更进一步说明气溶胶形成一定浓度后会大量吸收太阳辐射能量,而使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逐渐减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可能引起全球变暗的多种因素中,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A.太阳辐射能力减弱 B.使用矿物燃料等排放出大量微粒物
C.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 D.飞机飞行产生的飞行云迹
2.全球变暗可能产生的后果还无定论,但下列可能产生的后果最不可信的是(     )
A.全球蒸发量增加 B.农作物产量变化不大
C.葡萄甜度升高 D.全球气温仍将上升
【答案】1.B 2.C
【解析】1.太阳处于衰老时期,太阳辐射可能会减弱,且目前太阳处于稳定期;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会削弱太阳辐射,但这二者是自然原因,A、C选项错误。全球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大量微粒物,造成大气透明度下降,大气削弱作用增强,B选项正确。飞机飞行产生的飞行云迹影响范围较少,影响较小,D选项错误。故选B。
2.全球变暗但伴随有全球变暖,“气溶胶形成一定浓度后会大量吸收太阳辐射能量”,全球气温可能上升,全球蒸发量会增加,A选项不符合题意。“全球变暖”与“全球变暗”相伴随,二者影响相互抵消,农作物产量变化小,B选项不符合题意。“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逐渐减少”,光照不足,昼夜温差减小,可能会使葡萄甜度降低,C选项符合题意。随着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多,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气溶胶形成一定浓度后会大量吸收太阳辐射能量”,因此全球气温可能仍将上升,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臭氧是高空卫士,低空杀手。近地面臭氧的浓度增加,会危害人体健康。近地面臭氧为二次污染物,主要是挥发性有机物和NOx在大阳光的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的。2021年7月1日(晴朗无风)一地理学****小组在研学过程中,绘制了福州市某街区的臭氧浓度与某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如下图),探讨臭氧的浓度日变化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5所示信息表达正确的是(     )
A.①为臭氧浓度变化曲线 B.②为汽车尾气排放量变化曲线
C.某地理要素为太阳辐射强度 D.某地理要素为NOX浓度
4.该地理学****小组在检测臭氧浓度时,选择最佳街区位置是(     )
A.A B.B C.C D.D
【答案】3.D 4.B
【解析】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臭氧是存在于平流层的物质,主要吸收太阳辐射光中的紫外线,根据材料可知近地面的臭氧浓度增加属于二次污染物,是挥发性有机物和NOx在大阳光的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的,因此日出以后浓度会增加的为臭氧,图中②曲线在白天浓度总体较夜间高,因此为臭氧浓度,A、B错误;由材料可知,挥发性有机物和NOx在大阳光的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会使臭氧浓度增加,因此某地理要素为NOx浓度,C错误,D正确。故选D。
4.要检测到臭氧的浓度,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需要在人流量和产业活动密集的地区进行、并且还要考虑通风的街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