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地理微考点—易错点12:地形对天气及气候的影响-备战2023年高考总复习地理微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8页3.19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地理微考点—易错点12:地形对天气及气候的影响-备战2023年高考总复习地理微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docx
文档介绍:
高频考点557  地形对天气及气候的影响
易错分析: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1)不能正确理解题干的含义;
(2)地理计算能力差。
地形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可简单归纳如下:
1.地势高,则太阳辐射通过的空气柱的距离短,空气密度小,水汽、微尘少,因大气的吸收、散射等作用而损耗的能量少,因而太阳辐射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强。
2.地形对气温影响很大
首先,由于坡向不同,日照和太阳辐射条件各异,一般来说阳坡气温高于同海拔的阴坡。其次,地形凹凸和形态的不同,对气温也有明显的影响。凸起地形(如山顶)因与大陆接触面积小,受到地面日间增温、夜间冷却的影响较小,再加上夜间地面附近的冷空气可以沿坡下沉,而换来自由大气中较暖的空气,因此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皆较小;凹陷地形则相反,气温日较差很大。再次,海拔对气温的影响较大,理论上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6 ℃。最后,谷地或盆地地形容易阻挡其与外界的热量交换,使之形成高温或者低温中心。
3.地形与风
首先,高大山脉和高原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十分巨大,如青藏高原由于它和四周自由大气的热力差异,所造成的冬夏相反的盛行风系,称为高原季风。其次,局部小范围山脉可形成山谷风(当大范围水平气压场比较弱时,在山区白天近地面风常从谷地吹向山坡;晚上近地面风常从山坡吹向谷地,这就是山谷风)。再次,在山脉背风坡常形成焚风。最后,当空气由开阔地区进入峡谷口时,气流的横截面积减小,从而形成“狭管效应”,造成风力加大。
4.地形与降水
首先,受地形抬升的作用,山地迎风坡的降水多于背风坡。其次,在迎风坡,由山脚向上降水量起初随着海拔增高而递增,到一定海拔降水量达最大值,此后,降水量又随着海拔增高而递减。
5.山脉与气候
高大山脉不仅本身具有特别的气候特征,而且还影响邻近地区的气候。如我国有些山脉可以阻挡或改变气流的运动情况,使北来的寒潮不易南下,南来的暖气流滞缓北上,又可使湿润气团的水分在迎风坡形成大量降水,背风坡则变得异常干燥,〖JP3〗所以山脉两侧的气候出现极大的差异,山脉往往成为气候区域的分界线。
总之,大致与纬线平行的山脉以南北气温悬殊为主,与海岸线平行的山脉以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干旱为主,高耸绵延的山脉则是不同气候区域的分界线。
【拓展提升】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铁路沿线山地众多,气候类型多样,天气多变,广泛分布有永久性积雪、稳定积雪和不稳定积雪。青藏铁路穿越30余个县级行政单元,均为青藏高原雪灾高发县域,近40年铁路沿线雪灾发生频率呈明显增长趋势。下表示意青藏铁路沿线雪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系数。
因子层
副因子层(权重)
指标层(权重)
致险性
积雪雪灾致险性(0.3)
雪灾频率(0.5),雪灾强度(0.5),最大年积雪日数(0.5),最大年积雪深度(0.5)
雪崩雪灾致险性(0.2)
雪崩频率(0.5),雪崩强度(0.5).地形坡度(0.5).最大年积雪谋度(0.5)
风吹雪雪灾致险性(0.5)
最大年积雪深度(0.3),地表粗糙度(0.4),年平均风速(0.3)
因子层
副因子层(权重)
指标层(权重)
脆弱性
物理暴露(0.7)
路基和轨道(0.2),桥梁和涵洞(o.15),饺路隧道(O.15),沿线车站(0.2),列车密度(0.3)
应灾能力(0.3)
基础应灾能力(0.4)
沿线安置能力(0.15).通讯能力(0.2),车站及等级(O.15),人口密度(0.15),每千人医生人数(0.2),每千人病床数(0.15)
专项应灾能力(0.3)
抗灾减灾工程措施(0.5),自然灾害监测和预报功能(0.5)
救灾环境条件(0.3)
铁珞与公路的距离(0.2),沿线海拔高度(0.5),与主要城镇的距离(0.3)
(1)从地形角度分析青藏铁路沿线多雪灾的原因。
(2)简述雪灾对青藏铁路的危害。
(3)从脆弱性角度说明青藏铁路沿线雪灾应对能力差的原因。
(4)请为减轻青藏铁路沿线雪灾危害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地势高,气温低,积雪多;地表起伏大,坡度陡,易出现雪崩;高山峡谷众多,多大风,风吹雪多发。
(2)积雪掩埋线路;产生低温冻害,损坏铁路设施;积雪融化,导致次生灾害。
(3)沿线人口密度小,安置能力弱;整体交通、通讯等设施落后;监测和预报能力弱;沿线海拔高,抗灾减灾难度大。
(4)及时清理沿线具有潜在雪崩危险的积雪;沿线适当储备救援物资;加强监测预警机制。
【分析】(1)青藏铁路沿线海拔高,气温低,降雪不易融化,积雪量大;沿线山地众多,地形起伏大,多数地方坡度陡,极易引起雪崩;加之多山地,多峡谷,容易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大,加剧雪灾。
(2)低温影响下,容易造成铁路设施损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