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地理03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分层训练)(教师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60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地理03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分层训练)(教师版).docx
文档介绍:
03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分层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逆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山谷或盆地常因山风致逆温出现。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气象站某时段记录的山谷风风向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气象站最可能出现逆温的时段为( )
A.4时~6时 B.10时~12时 C.16时~18时 D.20时~22时
2.与冬季相比,该气象站夏季逆温( )
A.出现早,时间短 B.出现晚,时间短 C.出现早,时间长 D.出现晚,时间长
【答案】1.A 2.B
【解析】1.由材料信息“山谷或盆地常因山风致逆温出现”可知,山谷或盆地在夜晚刮山风;由图示信息可知,4时~6时为夜晚,且风向不变,所以该气象站最可能出现逆温的时段为4时~6时,A正确。读图可知,10时~12时、 16时~18时、 20时~22时,风向不断的发生变化,不会出现逆温,BCD错误。故选A。
2.由所学知识可知,“山谷或盆地常因山风致逆温出现”,山风主要出现在夜晚;冬季昼短夜长,所以逆温出现早,结束晚,时间长;而夏季气温高,昼长夜短,所以逆温出现的时间晚,结束的早,时间短,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某日气温和相对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城市最可能位于( )
A.杭州 B.北京 C.成都 D.长春
4.气温升高时相对湿度减小的原因是( )
A.实际水汽压增大,饱和水汽压减小 B.实际水汽压增大,饱和水汽压增大得更多
C.实际水汽压减小,饱和水汽压增大 D.实际水汽压减小,饱和水汽压减小得更多
5.下列现象中,可用气温和相对湿度日变化规律解释的是( )
A.华北地区春季多扬沙 B.华南夏季午后多阵雨
C.四川盆地秋季多夜雨 D.江南地区冬季多晨雾
【答案】3.C 4.B 5.D
【解析】3.气温最高值―般出现在地方时14:00左右。图中横坐标表示北京时间,该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北京时间15:00左右,根据“东加西减”的时区换算规律,该地位于东七区,即最可能为成都,C正确;杭州、北京、长春不相符,ABD错误。所以选C。
4.由文字材料可知,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水汽压/同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压。气温升高时,蒸发增强,实际水汽压增大,饱和水汽压也会升高,但饱和水汽压升高的幅度远大于实际水汽压,因此相对湿度降低,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5.一天中,气温高时相对湿度小,气温低时相对湿度大。全天气温低时相对湿度大,更易导致雨雾天气产生。华北地区春季降水少、多大风,所以多扬沙;华南夏季午后气温高,上升气流强,所以多阵雨;四川盆地秋季夜晚因为热力环流原因盆地底多上升气流,因此多夜雨;以上三种变化均与气温和相对湿度日变化规律无关,ABC错误。江南地区冬季昼夜温差较大,清晨气温较低相对湿度较大,易成雾,符合气温和相对湿度日变化规律,D正确。所以选D。
按照气象统计标准,候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高于22℃为夏,10—22℃为春秋,立秋之后连续5天均温稳定在22℃以下,即为入秋。秋季高温俗称“秋老虎”。2021年包括合肥市(31°52′N,117°17′E)在内的江淮地区“秋老虎”天气持续时间超长。下图为2021年国庆前后14天合肥市最高和最低气温变化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按照气象统计标准,图示期间合肥处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2021年国庆前一周内,9月27日、29日气温变化反映这两天合肥市( )
A.阴天有雨 B.太阳高度小 C.日出时间晚 D.大气透明度高
8.推测2021年江滩地区“秋老虎”天气持续时间超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亚洲高压势力强大 B.印度低压势力强大
C.阿留申低压势力强大 D.西太平洋副高势力强大
【答案】6.B 7.A 8.D
【解析】6.气象统计上连续5天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下,为秋季。从目前14天的数据看,合肥平均气温在22℃以上,仍处于夏季,因此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7.9月27、29日白天气温偏低,昼夜温差较小,说明这两天阴天有雨,因此A正确;图示期间太阳高度角差异不大,B错误;图示期间,日出时间差异不大,C错误;大气透明度高,白天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白天气温高,D错误。所以选A。
8.我国“秋老虎”天气的出现多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进退和停留时间有关。2021年,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频发,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移缓慢并停留在江淮地区,势力较往年强大。因其长期控制江淮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天气连晴高温,从而导致江淮地区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